以“六个一”“六强化”为载体全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作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始终坚持把全面促进和精准服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担当,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全体毕业生能就业、早就业、就好业,连续5年来,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一、坚持“一把手”主抓,强化就业体制机制“全员全程”
(一)工作机制到位,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建立健全“四级联动、全员参与、分工包联”的工作机制。确立“院领导包联系、系领导包联专业、辅导员包联班级、专业教师包联特殊群体”的工作机制,理顺工作组织体系,明晰职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
二是以“五个力促”为核心形成“一系一策”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开源拓岗力促多元供给、供需对接力促提质增效、教育指导力促服务提升、困难帮扶力促落实见效、调研反馈力促质量提升”明确目标和路径,7个教学系(分院)结合行业发展和专业特色,“一系一策”制定就业市场拓展方案。
三是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制度体系。系统设计就业创业制度体系,先后出台《全面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实施意见》《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扶持办法》等10项工作制度,明确了就业创业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为高效开展就业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组织领导到位,统筹谋划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党政“一把手”合力主抓就业工作。学院成立了院系两级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每一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系,定期听取分析汇报,开展专题调研。今年以来,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开展就业调研7次,批示就业工作12次。
二是顶层谋划统筹推进就业工作。把就业创业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与年度工作要点,纳入院系两级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贯彻国家和省有关会议、文件精神10次。党政主要领导召开校级就业工作会议7次。
三是完善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将就业工作列为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就业市场建设、就业质量指标作为ABC目标绩效考核的A类项目,出台《就业专项经费管理与工作考核办法》,将就业奖励资金分配和工作成效挂钩,并单列评优指标表彰工作突出人员,激励成效显著。
(三)条件保障到位,多措保障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工作机构到位。学院设招生就业处、科技服务中心两个处级行政部门,分别负责就业工作统筹和创业孵化服务,设有市场开拓、数据统计、指导服务、档案管理、创新创业等岗位,专人专责推进相关工作,职能职责分工明确,有效推动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二是人员配置到位。配备就业工作专职人员9人,就业指导专兼职教师32人,教师在职称评定、津贴发放等方面享受与教学人员同等待遇。学院将就业指导课程和业务培训纳入师资培训计划,对全体专职工作人员、课程教师和毕业班辅导员开展全球职业规划师等业务培训,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工作场地到位。学院建有指导室、咨询室、洽谈室、档案室、宣讲室、云端面试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就业创业专用工作场地2800余平米。
四是经费保障到位。学院将就业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年平均投入就业经费80余万元,优先、足额保障就业工作经费。另设每年创业经费30万元,200万元就业扶持预备金。
二、坚持“一张网”互动,强化就业市场建设“一系一策”
一是领导带头深入推进访企拓岗。出台《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主要领导带队联系企业、走进企业,与企业家交朋友,大力开拓就业渠道,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今年以来,书记院长带队累计走访企业374家,与56家京津冀优质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
二是“一系一策”精准发力开拓就业市场。学院7个教学系(分院)结合行业发展和专业特色,龙头企业与优质岗位兼顾,聚焦全国交通土建行业、轨道交通、财会金融、汽车产业、物流园区、海运事业、电气行业等领域开拓“一系一策”就业市场工作格局。毕业生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达到八成以上。
三是深化校地合作实现双向共赢。学院与河北井陉、鹿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10余个地方政府部门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在技术研发、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学生社会实践、职工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累计输送毕业生200余人。
四是积极开展政策进校园活动。与省市人社部门联动开展“政策宣传月”活动,就基层就业、应征入伍、自主创业、就业帮扶、指导服务、权益保护等政策宣传组织专题讲座。今年以来,累计为毕业生发放政策宣传资料5000余份,各类政策宣讲19场次。
五是融媒体组合精准推送招聘信息。积极通过就业平台、官微、QQ、抖音等平台推送招聘信息,平台累计入驻用人单位2532家,绑定学生近3.5万人,推送招聘信息推送人数超2千万人次。
六是线上线下结合举办宣讲双选会。今年以来,举行校级各类招聘会314场,参与企业636家;二级院系开展小而、专而优的小型招聘会近百场。累计为毕业生提供岗位65856个。
七是持续做好互融型就业教育与一体化精准帮扶。思政工作与征兵宣传双融互促,党建引领、扶贫模式助力精准就业帮扶,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参军入伍708人,基层就业86人,“一生一策”精准帮扶1281人。
三、坚持“一条线”贯穿,强化就业帮扶行动“精准闭环”
一是重视“动态化”管理,建立帮扶台账。全面梳理特殊群体毕业生,将2023届毕业生中建档立卡学生、低保家庭学生、脱贫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共259人全部纳入“一生一档”“一人一策”帮扶范畴,建立帮扶台账。构建学校—院系—辅导员—学生与用人单位动态联系的就业服务工作模式,按照各系(分院)实际情况联系对接用人单位,以专业、班级分类指导,各系(分院)就业辅导员重点推介工作岗位“一对一”做好帮扶。
二是重视“全覆盖”服务,发布就业信息。根据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意向,对学生进行精准就业指导、精准就业信息推送,建立毕业班辅导员就业信息共享群,同时通过QQ、微信、电话等渠道为每名重点群体毕业生提供针对性岗位和政策,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根据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需求,还增设简历指导、面试指导、职业礼仪指导、着装指导,突出关爱强化保障,开展职业发展咨询和简历指导,做到特殊群体毕业生全覆盖。
四、坚持“一盘棋”推进,强化就业育人体系“一体多元”
一是课程建设提质量。出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管理办法》,规范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课程内容与就业工作互融互促,获评省级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名师金课”。
二是打造校本教材。主编的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获评“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交通职业教育教材一等奖”,《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案例分析》获评河北省高职教育“双创”基础+典型案例教材。
三是推进以赛促就。开展“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招聘会”“生涯规划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提升学生就业应聘能力。
四是开展个体咨询。依托“小桔灯”生涯发展咨询室,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与辅导员工作室,形成个体咨询服务矩阵,全年个体咨询800余人,咨询室被评为“省级高校优秀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
五是提升创业指导服务。投入经费200万元建成睿道众创空间,设置交流洽谈区、路演大厅、服务中心,拥有工位200个,另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和200万创业基金,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三年来27名毕业生自主创办的企业年营业额达百万元以上。
五、坚持“一揽子”发力,强化就业数据统计“真实准确”
学院严格落实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三不得”“四不准”要求,出台《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与核查制度》,指导毕业生完成去向登记,并将数据报省级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门和学院纪委备案,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智能审核确保登记规范。平台依据数据标准自动校验学生填报数据,对不合规数据在填报时进行提醒,设置提交校验;
二是三级审核严把数据质量。建立学生填报,辅导员初审、系部复审、学院终审的三级审核机制,严审需学生就业信息及相关佐证材料,层层压实责任。
三是三级核查完成末端检验。定期开展就业数据自查自纠,毕业生完成就业数据核实后,通过辅导员自查、系部互查、学院抽查三级核查方式挤干数据“水分”。
六、坚持“一杆子”落地,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做实做细”
一是搭建了“六位一体”全流程精准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就业宝”智慧就业平台,构建了“摸清底数→拓岗开源→搭台建桥→精准帮扶→实时统计→跟踪问效”六位一体全流程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是开展高质量就业工作反馈与评价。定期了解社会用人部门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反映,并根据反馈信息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方法等进行调整及改进。学院持续聘请第三方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满意度均保持在98%以上。
三是“招—培—就”一体联动顺畅。持续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强化数据分析与诊断改进,形成基于就业风向标的招培就联动机制,根据就业预警机制,对市场需求少、对口就业率低的部分专业采取减少招生计划、暂停招生等措施;根据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强化在校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信息素养和抗压抗挫能力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招培就一体化”培养体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