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金宝搏188入口
“两个大局”视阈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探析
2022-08-02 10:25:00
铜仁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判断和把握世界形势,提出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两个大局中谋划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就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如何顺应两个大局带来的变化、如何站在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准确定位做出重要指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就是一般所说的“两个大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两个大局”下从战略高度来研判和谋划。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新“局势”及机遇与挑战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需要通过不断创新进行全局谋划。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规划了宏伟蓝图。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大报告规划的宏伟蓝图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基本内容,也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势”之一。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国际大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多个场合做了阐释,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同时又指出,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未来世界的百年变局突出表现在经济全球化之变,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格局之变,世界秩序之变和全球治理体系之变。这些深刻变化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一重大的时代背景,是必须面对的新“局势”之二。
  (二)新“局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是因为“两个大局”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产生深远影响。“两个大局”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机遇。其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时代内容。其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历史方位。其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极大的自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一些人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还缺乏足够的坚定自信。表现为有的人对党和国家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信心不足,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还不够坚定。其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在大变局下世界力量将发生巨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的衰落将是必然趋势,但西方国家并不甘心这种衰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必然会加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不断在各个领域开辟意识形态新战场。
  二、“两个大局”下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方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
  (一)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现二者有效耦合
  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全面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这终将引发全球治理体系的全面调整。全球业已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微”时代,信息革命的掀动使得教育环境变化的振幅更大,传导更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世界新特征和新内容的背景下,在大数据时代这种大局势下呈现的新特征与新内容将得到极大范围与极快速度的传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和传播条件下,高校思政课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唯有形成合力才能应对“两个大局”。因此,“两个大局”下急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耦合,将原有的思政课程打造好、完善好,同时,要在思政课程以外的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和理想信念教育,达到全方位全课程体系共同育人的目标。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作为主渠道的思政课课堂教学必须守正创新,要有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引,也是“两个大局”下思政课策略转变的根本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转型的方向。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耦合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并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一要求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定位在于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文化领域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与特殊,意识形态斗争的指向人群更集中在青少年群体,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在当今国际交往过程中,政治人物的演讲场所往往首选所在国影响较大的高等院校。“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成为了世界共识。青年大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就可能会走错路,走弯路,就会影响一生的成长发展。所以,大变局下的文化冲突更为激烈,价值引领更为重要,文化自信更为迫切,高校教师的素养更需要提升。
  “两个大局”下做好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思政课程”即现有的思政课,“课程思政”则要求教师在思政课之外的其它课程教学中,开发课程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在系统、科学地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理论传播、思想引导、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既然“课程思政”的范围是所有课程,那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耦合,就意味着思政课教师和所有其它课程的任课教师要高效协作、科学配合。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的趋势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会迎来崭新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天地。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的现实路径:提升“领舞者”的职业素养
  “两个大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发生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拓展和耦合的战略转型,但是这种转型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转型中教师存在的专业鸿沟(不同的专业都有各自的“领地”,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理论风格与学术品性)、视野差异(思政课教师更多从宏观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则较多地从微观视角洞悉本专业知识)与协同缺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它学院相对之间功能独立、自成一体、垂直管理、横向分割,难以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际教学中形成联动效应)。面对以上困境,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要实现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就必须把高校教师打造成群舞中的领舞者、交响乐团中的第一小提琴手,这是两者耦合的现实突破口。因此,高校教师应着力从政治素养、职业态度、业务能力和心理特质四个方面提升职业素养。
  (一)高校教师政治素养的基本内核:政治强、情怀深
  政治素养是高校育人的一线防护,政治素养的稳固度如果不达标,将直接危及从业资格。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一般性的人文素养,而是的这一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教育与其他技能培训和知识传授不同,其特殊性在于教师自身的理想与信念必须首先树立,才能对学生提出要求,“欲立人则先立己”。在“两个大局”下,高校教师如果立场摇摆、信仰缺失,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在“两个大局”之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这就是要求高校教师立场坚定、信仰牢固、情怀深厚,在大变局中临危不惧、理直气壮,既传道又授业。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理性的培育,也是情感的交融,既要有政治理论的灌输,也要有政治情感的感化。
  (二)高校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准则:自律强、人格正
  “两个大局”下,要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真正耦合,高校教师必须有坚定、积极的职业态度,认定职业价值,认准职业定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学生当中的影响。不论在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的教学中,教学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都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这既是课内纪律,也是课外纪律;既是网上的规矩,也是网下的规矩。教师要做到谨言慎行,学生才会得益于老师的言传身教,真正做到“慎思”、“笃行”。言与行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外在表现,人格正,榜样的力量就产生了。《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两个大局”下,要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真正受益于大学生,高校教师必须在言行上更加自律,在人格上没有瑕疵,才能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耦合中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
  (三)高校教师业务能力的基本目标:思维新、视野广
  思政课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超过了知识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课程,并且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之中,做到课程教学政治性、思想性和专业性的有机结合。大学教学不只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不应当满足于讲解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着力于帮助学生掌握“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两个大局”下,高校教师应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扩展视野,新一代的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信息获知更多地依赖于网络,其信息搜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比教师更为强大,但信息处理能力与是非辨别能力还不能同步发展。高校教师既要关注社会科学的发展,也要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既要具有国内视野,也要具备国际视野;既要了解时政热点,又要通晓历史由来,才能回应学生的疑问,才能使大学生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教学中准确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四)高校教师心理特质的基本要求:能调适、有耐心
  “两个大局”下,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建设设置了更高的期望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从业门槛、职业培训、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方面逐步形成了全方位新的管理体制,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三全育人”的实施等。在“两个大局”下,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工作压力增大,这种压力既体现在身体上,也传导到心理上,积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调适力和耐受力是应对之策。面对社会环境的变迁,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中,不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其它专业课教师,都应具备足够的心理调适能力,随时保证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展教学活动,将思想政治内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的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配合支持的心态;面对教学内容的变化,应具备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的精神动力;面对职业竞争,应乐于接纳新人的成长,乐于接受业界的批评指正;面对学生的质疑,应保持更好的耐心,更大的宽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要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去认识、去对待、去谋划。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耦合的今天,要真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正确的职业态度、优秀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四个方面的素养构成相互补充、不可代替,政治素养是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结构的核心要素,政治方向走偏了,教师的职业素养就成了空心模型;职业态度是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结构的基础与保障,有了正确的职业态度,政治引领就有了榜样的力量;业务能力是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结构的骨架主干,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其职业素养结构是强结构,反之就是弱结构;个性心理特质是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结构的重要软件,发挥着整个能力结构的系统维护和整体优化的基本功能。在“两个大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挑战,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结构的优化和能力的提升,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耦合、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全面延伸要求下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
  基金项目: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硕士点项目“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研究”(2019ssd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1、朱洪波,铜仁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
  2、宣杰,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3、王友云,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155413985 2021-04-27 16:3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