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这份蓝皮书,出自湾大!
蓝色——大海、希望
湾大的颜色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
向海向海
湾大在行动!
近日
湾大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出版了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发展报告(2020-2021)》
蓝皮书提出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建设的有关建议
这份蓝皮书,湾大出的!
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这份蓝皮书讲了啥
一、国际门户港概念
门户港,是国家对外开放和国内国际贸易货物进出的港口即应以港口为首,把铁路、公路及内河航道主要作为其后方疏运条件,来构造地域的综合运输网。就我国而言,国际门户港就是面向世界的,通过国内沿海运输、海港及海港后方疏运来联系全国为腹地,主要通过远洋运输货物的港口。它具有货流规模大、运输时间快、回程载货多、深水泊位深等特征。
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由来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广西就定位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北部湾港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门户港口”。北部湾港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出海口被纳入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并且首次把北部湾与门户港概念有机衔接。2019年8月15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将北部湾港建设为“国际门户港”。北部湾港打造国际门户港的现实需求和重大机遇已经到来。
▲ 图源:北部湾港集团
三、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发展
2000年以来,钦州港、防城港和北海港陆续建成投产大型泊位,不断增加航线覆盖率,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006年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开始整合。2009年3月,经交通运输部同意,拟定钦州港、防城港和北海港统一使用“广西北部湾港”名称,有效提高了港口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三大港口区域功能结构实现了优化调整,分工更加明确合理,货物吞吐量迅速增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由2008年的8090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9567亿吨,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0.5%,其中“十三五”头三年期间年均增长5.4%。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由2008年的33.6万TEU增长至2020年的505万TEU,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3.2%,高于全港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速,尤其是“十三五”前三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7%,高出同期全港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率21.6个百分点。在2020年全球前20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榜单中,北部湾港一举迈入前20行列,位列第19名。这是北部湾港首次跻身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20强行列,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提出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的有关建议
近几年,虽然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在各层面政策支持及自身努力下,在港口泊位建设、航线网络布局、班轮班次规模、口岸功能完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就发展情况而言,北部湾门户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门户港发展的主要原因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偏小、港口与腹地未能充分协调联动、集疏运产业体系发展滞后、港产城联动效率不高、竞合手段过于单一、政策支持未能深入贯彻落实等。因此,《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提出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充分集聚资源和要素,提升集装箱货运量,实施港口扩能工程,加大规模化港口的水深泊位建设力度。其次,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港口城市间的公路网的形成,建设成为拥有现代化公路交通系,并与其他的运输方式充分衔接,提高整体物流能力。最后,以追求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础设施的更高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 图源:北部湾港集团
提升腹地经济对港口的支撑
港口与经济腹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首先,加强本地区工业化建设。腹地工业发展水平一直都是北部湾港发展的重要拉动因素。其次,积极扩大本地区对外开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与其腹地经济在外贸方面的互动贯穿始终,因此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将是长久的策略。
夯实临港配套产业基础
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上还是产业结构来看,抑或是工业发展水平来看,广西地区的产业基础都是十分薄弱的。因此北部湾港夯实临港配套产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加快发展与港口业相配套的船舶修造、零件制造行业,积极推动城市的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以及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与港口经济进行有机结合,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其次,大力支持物流企业的发展,积极开拓市场特别是周边市场,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强化港产城联动效率
港产城联动需要某一方面处于相对强势,在整个联动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引领相对弱势方面的发展,而相对弱势方面也能够在显著的福利改善中激发充足的参与联动的动力。要达到上述结果,首先,要联动规划,一体布局,做好联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其次,要各自补强,竞合发展,夯实联动发展的三大根基。最后,要创新机制,化解冲突,强化联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建立与泛珠江三角区域港口物流的协调机制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泛珠江三角区域之间建立宏观协调机制,对两区内的物流网络进行规划、对产业合作进行分工、并对经济资源进行整合,整体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和统一。这个进程需要由政府驱动,在交通布局规划上做好统筹协调,才能有效衔接起多种运输通道,实现物流无缝对接。同时将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立在集疏运线路的节点上,满足区域之间的物流需求。
加大门户港建设政策支持力度
整体来看,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国内上海港、深圳港、宁波港等港口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且随着港口的发展,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将面临新的瓶颈和制约。基于此,我们要用好用足现有政策,请求给予更多政策支持。第一,请求国家设立北部湾自由贸易港。第二,推进海事、交通等大学、科研院所发展规划的制定,提升港口物流人才水平。第三,完善通关一体化政策体系,促进港口物流企业集聚的具体措施。第四,出台北钦防三市政府治理体系一体化政策,推动制定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
五、总结
港口兴则北部湾兴,港口强则北部湾强。
北部湾门户港具备发展为世界一流门户港的条件与基础。加快港口基础设施投入、提升腹地经济对港口的支撑、夯实临港配套产业基础、强化港产城联动效率、建立与泛珠江三角区域港口物流的协调机制、加大门户港建设政策支持力度。这些不仅是北部湾港建设为世界一流门户港的重点任务,更是推动北部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团队介绍
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单位。基地主任由北部湾大学副校长黄鹄教授担任、基地常务副主任由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芳阳教授兼任,下设行政办公室、科研办公室和大数据办公室。
研究中心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支撑广西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为使命,立足区位优势,发挥学科作用,凸显研究特色,在我区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研究中心形成北部湾港航物流与湾区经济、北部湾海洋文化与东盟合作、北部湾海洋资源评价与管理、北部湾海洋政策与现代治理等四大研究方向,下设形成港航物流与湾区经济、海洋文化与东盟合作、海洋资源评价与管理、海洋政策与现代治理等4个子中心,形成了以黄鹄、朱芳阳、王柏玲、吴小玲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有专兼职研究员70余人。
服务向海经济
助力构建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湾大一定行!
相信未来
满怀海洋梦想的湾大人
乘风破浪,劈荆斩棘
为向海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