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找上门来的各种人也多了起来。有人前来说要给屠呦呦写一本书,宣传她具有的“青蒿素精神”,但这一提法被她坚决拒绝了。
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显然并没有如外界一样表现得过于狂热,相反,这位老人非常安静从容。她不仅仅谦虚地表达了这是集体的荣誉、传统中医的荣誉,还拒绝了出书宣传“青蒿素精神”的要求。可以说,这种拒绝宣传“青蒿素精神”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精神。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工作,几乎没有容易的。我们的传统管理体制以及部分人,却总想从一些故事中提炼出一些伟大的精神来。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上,在获奖之前,她的努力至少没有达到出书报道宣传的高度,然而获了奖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屠呦呦精神”,还是“青蒿素精神”,都冒了出来。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获得国际奖项的科学家,都必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比如,为了试药,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4岁的大女儿不得不寄人篱下,小女儿则被送回宁波老家……这些确实值得称道,但是,对这些付出和努力,我们不妨先听听屠呦呦怎么说。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老太太说,“就这点儿事,到现在都几十年了”;“交给你任务,对我们来说,就努力工作;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应该说,这样的感慨很接地气,没有特意的拔高,没有刻意的渲染,没有特意的引申,只有实实在在的工作。
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宣传“屠呦呦精神”,还是宣传“青蒿素精神”,都不定然会产生第二个获得诺奖的本土科学家。对科研和学术工作而言,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平日里的细小工作,并走好每一步,同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认认真真解决我国科研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不能指望“精神胜利法”。
反而我们更应该反思,屠呦呦之后,显然是属于中国的“后诺奖时代”。屠呦呦就是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是,在“后诺奖时代”里,中国科学界是不是有信心说我国的学术科研体制就已经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了呢?中国人得诺贝尔奖是不是以后可以像美国人、日本人一样成为家常便饭呢?答案显然不是那么乐观。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