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广州市番禺区第三十三期易美课堂(初中数学)展示交流活动在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和广东华侨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易美课堂实践研究”,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打造数字赋能的“融·乐”智慧课堂,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助力番禺区和广东华侨中学教育集团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向庆余老师、广东华侨中学朱国璋副校长、武四海副校长、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李腾校长、罗庆红副校长、贵州省赫章县水塘堡彝族苗族乡田坝初级中学杨胜平校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相关学科教师远程观摩,线上收看人数超520余人。
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王雅湄老师和广东华侨中学林毅老师展示八年级数学同课异构课例《平方差公式》。两位老师借助智慧学习卡及平台,数字技术深入融通学科教学精准呈现学生数据,深挖学生问题,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和课堂增值性评价的目标。
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王雅湄老师课例展示
广东华侨中学林毅老师课例展示
学生使用智慧学习卡进行答题,即时统计答题情况
广东华侨中学数学科科长云静老师对林老师的课例进行点评,她认为本节课林老师从一道简算的例题引入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构建学习者中心的一个课堂;通过技术赋能注重重点、难点的突破,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过程;选题合理,林老师对课本例题进行示范,以及补充和拓展,充分利用课本习题进行一个改编,强化学生对公式的结构理解和记忆,提升了学生的抽象以及运算两项核心素养。
广东华侨中学数学科科长云静老师评课
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向庆余老师点评课例,今天是第33期易美课堂教研活动,他认为“易美”的“易”代表简易、变易与不易;“美”是指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和奇异美。从数学角度看是研究思路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并在不断寻求越来越简单的方法来证明定理和解决问题。数学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
这两节课都采取了归纳猜想证明应用的数学研究方法,让学生体验公式形成过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时间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了完全的方程式,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王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凭借句型与题型应对平方差公式,教会学生更主动的策略组织教学。林老师让学生探究用方框和三角形代替字母乘积的ab,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来看式子,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学生用模仿套公式转向高认知水平的动手操作。两位老师都根据教材例题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精心设计了适合学生应试训练,拓展训练,并借助智慧学习卡及时反馈精准学情,恰到好处地使用技术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
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向庆余老师评课
广东华侨中学朱国璋副校长做活动总结。他认为今天的两节课呈现出123的特点,一个核心素养: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培养目标以育人为统领的德育目标与以意志为抓手的知识目标。二问:根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置问题,带着问题来带着成果去,并为下节课做好铺垫。三讲,讲在疑问处发现问题,讲在关键处解决问题,讲在升华处总结问题。
本次跨区域教研活动是集联动、互动、灵动为一体的立体多维大教研创新模式。首先是联动:它有一个完美的组织如区教研和学校备课组;又有完整的个人,如院长、校长、科长、组长;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实际参与,很好地完成了互动式大教研。其次有互动,包括师生、师师之间的互动。每人将自己的思想交换之后,可能会产生两种或以上的思想,教研很重要的过程就是研讨,包括课前磨课,课中听课,课后评课总结,其中专家点评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价有非常高的教研价值。带着整个教学过程中记录的真实、客观数据和证据去研究分析和探讨,带着反思去改进教学,充分发挥老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再次是有灵动,富于变化。在双新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数字化教研,帮助老师把所教所研得到的记录,让更多的思维碰撞和灵性的创新创造通过“互联网+教研”方式得到更大范围的分享。
广东华侨中学朱国璋副校长总结发言
广东华侨中学领导嘉宾和部分参会教师合影
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会场领导嘉宾和部分参会教师合影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