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7名学生组成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调研团队前往河源市和平县水背村、下涧村开展了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以“深化外援和内生双向联动,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为主题,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政府部门、乡镇企业、乡村致富人带头人、当地村民,开展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调研和平县乡村振兴情况,从党建、产业、就业、教育、文化等五个方面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调研团队赴和平县委县政府调研
调研团队与和平县委县政府及乡村振兴局有关领导座谈
2016年以来,在深圳市对口帮扶单位的带动帮扶下,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和礼士镇下涧村实现了脱贫致富,从省定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前者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后者入选广东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
致富要靠“领头雁”,党建引领树新风
深职院调研队在下涧村委、水背村委的座谈中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增强党员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下涧村设立“党员示范岗”、张贴“党员示范牌”,教育党员铭记党员身份、增强党员意识,引导他们在基层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水背村把优秀的退伍军人、致富能人党员选入村党支部支部委员,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
调研队的学生在调研后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模范为榜样,紧握新时代的接力棒,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以特色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深圳市对口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水背村引入招商引资形成了面积300多亩百香果种植示范园,年产值达到450万元;由当地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入股的形式种植了20亩葡萄采摘园,年产值达到100余万元;建设了15亩红树莓、圣女果等水果采摘基地,总投资80万元。下涧村形成了以和盛养鸡场、涧香神农酒坊、致珍欣种植合作社、鸿济观光产业园为支点,以莲子、板栗红薯和农家酒为特色的多元富民产业,种植莲子100余亩,投资50万元建成莲子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周边种植莲子800余亩。
调研团队走访大坝镇工作队和水背村
村负责人介绍,水背村产业旺了,村民富了,古村迸发出新活力,“每到节假日的时候,到这里游玩的人很多,产业园已成为周边‘网红’打卡点。”走进田间地头,村干部和当地农户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课”。
就业富民让“富”长留
调研队在水背村和下涧村与当地村民座谈时,村民们纷纷讲起自家因就业而“富”起来的故事。
2016年对口帮扶进入两村后,针对村民职业技能低,就业困难的情况,针对性地制定了职业培训和进行就业帮扶政策。水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87人全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率达到100%。下涧村开展电工双证、汽车维修和水稻种植等系列职业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接受了技能培训。同时通过发布招聘信息、安排公益性就业岗位等拓展贫困户和村民就业渠道。
知识改变命运,托起乡村美好未来
深职院捐建的下涧村图书阅览室
调研组的同学们在村干部和村民的访谈中了解了教育带动乡村振兴的事例。下涧村原贫困户村民黄某的女儿受到深职院的资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深圳,还帮哥哥在深圳找到了工作,在村民中成为知识改变命运、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学习榜样。黄某说,“党的扶贫政策帮助我女儿考上了大学,我希望她用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帮助我们这边更多的孩子走出山村。”许多村民都表示深职院举办的一系列教育带动的培训班以及资助政策对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调研团队成员与村民座谈
文化富民铸起乡村“精气神”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基层农村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难点。调研队在走访中了解到,深职院帮扶队通过广泛开展乡村文化生活、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等方式,让文化走进乡村,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深职院领导与下涧村技能培训班学员合影
一方面选取脱贫致富典型,向村民讲述“致富”故事,增强村民脱贫致富动力和信心;另一方面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开展丰富文化服务活动。在对口单位的帮扶下,两个村都建成了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图书室、文化广场。
(金宝搏188入口 林剑 通讯员 彭希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