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伟大的毛泽东主席逝世45周年纪念日。对毛泽东同志最好的纪念,是缅怀毛泽东同志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艰苦卓绝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了搞好革命传统教育,我校党委书记都本伟教授暑假期间撰写了多篇红色散文,此前已发表了《一枝独秀话沧桑(上篇)——访重庆江津鹤山坪石墙院陈独秀旧居》《一枝独秀话沧桑(下篇)——访安徽安庆陈独秀墓园》《秋白尽染霜红色——访瞿秋白长汀就义地》三篇文章,收到了较好的党史宣传学习教育效果,引起了全校师生线上线下的广泛共鸣和热烈讨论。今天,我们再将都书记近日创作的《秋白尽染霜红色(下篇)——访瞿秋白常州故居》一文推荐给大家,以飨广大读者。希望此文能够推动我校的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实里走,继承毛泽东同志和老一代革命家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都本伟
故居,一般来说,是指人的出生地。从这个角度讲,每人都有自己的故居。但故居和故居不同,普通人的故居,由于太平常,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名人的故居则不同,由于故居主人对历史的重大影响,能极大地吸引人们去瞻仰,去缅怀,去纪念,从而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教育意义。在过去长期的游历中,我最偏好瞻仰古今中外伟人的故居,在那里寻找历史的坐标、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我去过德国特里尔城,在马克思的故居上下求索,追踪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早年足迹和思想发轫的源头;我曾多次到韶山,在毛泽东主席故居前冥思苦想,寻找伟大领袖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求解放的密码;我也去过德国波恩,在贝多芬的故居流连忘返,聆听《命运交响曲》奏出的生命乐章,探寻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心灵的告白……这次,我去的是江苏常州,参观瞿秋白同志的故居,去探求这位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早年启蒙的秘笈,回望他挣脱命运、追求信仰的历程,从中汲取不懈奋斗的力量!
那是今年8月31日,我在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完党史学习教育和产教融合工作调研后,在友人的陪同下,一早便前往瞿秋白故居纪念馆参观。在车上,友人介绍说,常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常州人,史称“常州三杰”,他们一直是常州人的骄傲。我虽然第一次来常州,但在我党的历史上,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早已熟知,今天能亲临他们出发的地方,探寻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使命,心里非常的激动。我在想,如果中国近现代史没有他们创造的丰功伟绩,将会黯淡许多!
瞿秋白故居位于常州古觅渡桥旁,虽经历史变迁,这座桥现已不在,但故居纪念馆旁的“觅渡桥小学”的名字,仍然在记录着这段历史。故居其实并不是民房,而是清末民初瞿家的一座祠堂。1912年,瞿家搬在这里居住,直到1917年瞿秋白离开常州去北京求学为止,他都在这里生活和学习。
作者与与友人在瞿秋白故居前合影留念
上午九时,我们来到了位于常州市延陵西路188号的瞿秋白故居纪念馆。这是由瞿秋白叔祖父瞿赓甫在光绪年间捐资修建,至今保存完整的江南祠堂建筑,瞿秋白全家在此居住了5年。正如我所知道的,瞿家是一个日渐破败的官宦之家,父亲瞿世玮从小到大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一天到晚只知道闷着头在家里画画山水,看看医书,然后就是参禅悟道、闭目打坐。即便是长大后娶妻生子,而且陆续生下瞿秋白兄妹8人,他既没有本事去谋官职,也没有能力经商来养家糊口。与父亲不同,瞿秋白的母亲金璇却秀外慧中,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23岁嫁到瞿家,上要侍奉婆婆,下要养育孩子,家里没有生活来源,只能靠她到处举债、典当和求亲戚援助来维持生计。全家分别得到过瞿秋白叔祖父、大伯父、大姑母的资助。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诞生在青果巷八桂堂叔祖父的老宅,出生后寄居在叔祖父家4年。叔祖父过世后,又举家搬迁,租住在西门织机坊星聚堂瞿世玮的外祖母家,在那又住了几年。当生活拮据,连房租都付不起的时候,不得不搬到瞿氏宗祠里去住,这就是此处瞿秋白故居的由来。
瞿氏宗祠大堂的瞿秋白铜像
当我们步入瞿氏宗祠的大堂,迎面看到的是一座三米多高的瞿秋白的站立铜像,这是纪念馆为了缅怀瞿秋白特意定制的。只见青年瞿秋白右手插兜,左手持卷,目视前方,意志坚定,有一种立志出乡关,义无反顾奔赴革命阵营的气魄。该铜像摆在故居,体现了青少年时期的瞿秋白为了挣脱苦难、胸怀大志、立志成才的家国情怀。居住在瞿氏宗祠,他小小年纪不仅遭受过族人的白眼、弟妹的贫病、债主的讨债,而且经历了母亲不堪重负自杀身亡的悲剧,这都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曾说过:处在一种“最畸形的社会地位,濒于破产死灭的一种病的状态,绝对和我心灵内的要求相矛盾。于是痛、苦、愁、惨,与我以生俱来”。从小面对残酷的现实、社会的不平等,不得不使瞿秋白增长了强烈的反叛意识。这种“痛、苦、愁、惨”在故居的各个角落都得以充分地展现。
当我们步入瞿秋白父母的卧室,看到墙上挂着的他父母的照片时,既为他不争气的父亲感到羞愧,又为他母亲40岁出头便抛弃膝下一群子女,吞下大量的红头火柴,自杀身亡而感到无比痛心!母亲自杀时,作为长子的瞿秋白只有17岁,他的弟弟妹妹们都没有成人,生活更加困难,他父亲只能把弟妹分送到亲戚家去抚养,加之民国后袁世凯篡权、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情,国恨家仇使得青少年的瞿秋白更加早熟,也更加刻苦学习。当我们在瞿秋白的卧室兼书房里看到他学习用的纸笔、篆刻用的刻刀、画的国画、使用过的字典、书法的习作时,为瞿秋白的刻苦学习精神和他在多领域的造诣感到震惊!俗话说“寒门出贵子”,童年的经历对于人格的养成、品性的形成影响极大。青少年的痛苦经历对于形成瞿秋白愤世嫉俗、拯救自我、发愤图强的意志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18岁时他离开家乡,到北京求学,追随李大钊,参加五四运动;到苏联当记者,采访列宁,参加共产国际;后来回国参加国民党一大,辅助孙中山;与陈独秀一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对敌斗争,成为我们党的早期领导人;主持“八七会议”,率领全党举起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刀枪……等等这些,都可以在这个“寄人篱下”的瞿氏宗祠里找到种子和胚芽!“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的诗句,更能表达他的入世情怀和拯救世界的担当精神!
瞿秋白卧室的书桌和他创作的国画
在故居的伙房,我们呆住了,这哪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大户人家的厨房呀?简单的几件木制炊具摆在厨房,黑乎乎的灶台架着几口铁锅。我想作为瞿秋白的母亲,不仅在外要到处乞讨举债,而且回到家里要粗茶淡饭解决一大家人的吃喝问题,着实让人同情,一个年轻的主妇承担这么大的家庭压力,也确实心力交瘁,后来她选择自尽,也就顺理成章了。瞿秋白写到,家里经常揭不开锅,以米糊充饥的情况常有,在他幼小的心灵打下了强烈的烙印,尤其是看到大户人家丰衣足食的殷实生活,给他以强烈的刺激,改变命运的决心也就迅速增长。童年就是一生!后来瞿秋白投身革命,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与他在故居的这段苦难生活绝对息息相关!
参观完瞿氏宗祠瞿秋白故居后,我们转过一个门,来到了瞿秋白故居纪念馆。不能不说,这种“故居与展馆合一”的总体设计,既体现了常州人民对瞿秋白的怀念,也体现了当地政府对参观者的尊重。睹物思人,不仅要目睹主人当年的生活学习场景,更要缅怀主人一生的丰功伟绩。我看到纪念馆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像、多媒体等方式,全面立体地展示了瞿秋白36年既波澜壮阔又情深意长的短暂人生。展板通过“少年苦读觅渡”、“寻求光明之路”、“探索革命道路”、“受命危难之际”、“领航左翼文化”、“苏区最后斗争”六个板块,既简要又全面地展示了瞿秋白伟大光辉的一生:少年忍辱负重、勤奋苦读,从宗祠门前觅渡桥出发,去寻觅人生和社会的光明之路;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入共产党,投身共产主义事业;远赴苏联,参加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加入共产国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受命于危难之际,担负起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任,在血雨腥风中经受考验;被“左倾”路线排挤后,全力投入左翼文化运动,成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重要奠基人;领导苏区群众文艺运动,被俘后坚持以笔为刀枪,与国民党进行了英勇斗争,最后从容就义,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风骨和气概!通过整个展馆的参观,我受到了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灵魂受到了洗礼,境界得到了提升。尤其是革命英烈的另一面:对待爱情、友情、亲情的态度,与爱人的生死恋、与友人的战友情、与亲人的同胞义已永驻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瞿秋白同志故居纪念馆
我知道瞿秋白有过两次虽然美丽但又悲痛的爱情与婚姻。前后两位夫人,都是他在上海大学教书时的学生,一位叫王剑虹,一位叫杨之华。上海大学是国共合作背景下创办的一所地方大学,1923年瞿秋白担任教务长和社会学系主任。瞿秋白相貌英俊,才华横溢,谈吐又特别幽默、博学,而且只有24岁,已经是著名记者,社会名流了,且思想进步,所有这些,在当年上海大学校园里,都成为女学生们迷恋和崇拜的对象。瞿秋白有两位女学生,一位是四川籍的王剑虹,一位是湖南籍的丁玲,都仰慕和暗恋瞿秋白。特别是王剑虹,由于与瞿秋白在性格、气质、生活经历等方面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两人都是早年丧母,都性格文静、外柔内刚,都喜欢古典诗词,因此,对瞿秋白暗恋更深。当有一天丁玲发现了王剑虹藏在垫被下写给瞿秋白的情诗时,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她忍痛将藏在心底的爱恋割舍,主动做起了红娘,促成了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1924年初,在广州参加完国民党一大的瞿秋白匆匆赶回上海,与王剑虹完婚。但蜜月还没度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请瞿秋白做翻译,再度南下广州,开展革命工作,这对新婚夫妇不得不两地分居。真是天妒英才,只有半年时间,王剑虹即得了肺病,1924年7月,在秋白的怀中静静地走了,病魔夺走了剑虹如花的生命,这一年她才20岁。瞿秋白的第一段婚姻,仅半年就痛苦地结束了。
瞿秋白与杨之华在上海的合影照
剑虹去世后,瞿秋白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天上飘来飘去,又像颠簸在海上的孤帆,不知何处是岸。就在这时,又一个年轻美丽的女性走进了他的生活,她就是杨之华。杨之华,与王剑虹一样,也是瞿秋白的学生,是浙江萧山人,1900年生,比瞿秋白小一岁,有上海大学“校花”之称。1920年,杨之华在家乡与浙江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结婚,次年在家里生下个女孩,之华将她取名“独伊”。沈剑龙才貌出众,喜欢诗词、音乐。但当他和朋友到上海谋生时,经不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生活的引诱,很快堕落了,不久与之华的夫妻关系也名存实亡。1923年,杨之华考进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成为瞿秋白的学生。瞿秋白以其优雅的风度、渊博的学识、雄辩的口才,征得了之华的心。但因为瞿秋白是有妇之夫,所以之华一直把爱深深埋藏在心底。但等到王剑虹病逝后,她内心的那份情爱终于埋藏不住,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对于杨之华,在多次接触后,瞿秋白的心底也渐渐升腾起一种异样的感觉,终于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决定冲破世俗的藩篱重组家庭。于是,两人与沈剑龙坐在一起长谈了一宿,三人达成共识:杨之华与沈剑龙解除婚姻关系,与瞿秋白结为夫妻关系。1924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在茅盾夫妇的见证下,瞿秋白和杨之华走进了婚礼殿堂,成为了终生的革命伴侣。月底,上海《民国日报》公布了杨之华与沈剑龙脱离恋爱关系,与瞿秋白结成恋爱关系,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朋友关系的三则“启示”,瞿秋白和杨之华克服重重阻力,终于名正言顺地走在了一起。当我流连忘返于瞿秋白纪念馆,反复看着瞿秋白与杨之华在上海、在武汉、在杭州、在莫斯科、在黑海相亲相爱、相依相偎的照片时,真为这对革命伴侣勇敢地冲破封建桎梏、轰轰烈烈的伟大爱情而感到无限欣慰!他们的结合,是对瞿秋白青少年经历的苦难和投身革命后道路坎坷最好的情感补偿!当我站在纪念馆中瞿秋白结婚时赠送给杨之华的“金别针”前,看到上面刻着“赠我生命的伴侣”七个字时,联想到婚后瞿秋白刻了一枚印章,把“秋白”和“之华”融为一体,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秋之白华”双印章,我真为瞿秋白作为优秀的共产党人既能赴汤蹈火,表现出真正男子汉的“侠骨”,又能在爱人面前表现出来的甜蜜“柔情”而称颂!这才是对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共产党人的最美诠释!即使在临刑之前,瞿秋白也忘不了对革命伴侣杨之华的思念,在《多余的话》中深情地写道:“我留恋什么?我最亲爱的人,我曾经依傍着她度过了这十年的生命。是的,我不能没有依傍。”“我一直是依傍着我的亲人,我唯一的亲人。我如何不留恋?”这反复吟诵的绝命书,是瞿秋白对杨之华爱情的忠贞表白和赴死前泣血的呼唤,真是感天动地!
在瞿秋白故居纪念馆“领航左翼文化”的专栏前,我久久驻足观看,眼前展现着瞿秋白全力投入左翼文化运动,从事文艺创作活动的业绩,以及与茅盾、鲁迅等文化大家的深厚友谊。瞿秋白与茅盾是多年的好友,两人早在1923年在上海大学时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24年11月7日,茅盾携夫人孔德沚还参加了瞿秋白与杨之华的婚礼。茅盾在创作长篇小说《子夜》时,专门到瞿秋白家,征求瞿秋白夫妇的意见和建议。当瞿秋白遇到生命威胁时,茅盾夫妇毫不犹豫地邀请瞿秋白夫妇到家中避难,而不怕受牵连。瞿秋白与鲁迅的友谊始于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和惺惺相惜,1932年夏,瞿秋白第一次拜访了鲁迅,两人一见如故。鲁迅热心于译介苏联文学作品,精通俄文的瞿秋白便成了鲁迅的得力助手;鲁迅出版《杂文感选集》时,瞿秋白为其撰写了《序言》,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文献。在交往中,鲁迅细心地觉察到瞿秋白夫妇的生活困难,便将自己的杂文集《二心集》的稿费和版税所得大部分给了瞿秋白;鲁迅和瞿秋白合编的《萧伯纳在上海》一书的稿费,鲁迅又全部给了瞿秋白,自己没留分文;鲁迅与瞿秋白彼此十分看重他们之间的友情,鲁迅曾手书清代何瓦琴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予瞿秋白,瞿秋白则手书早年自己的诗作《雪意》回赠鲁迅。不仅如此,在瞿秋白夫妇遭国民党通缉时,鲁迅家就成了避难所,他们夫妇两人曾三次到鲁迅家避难。期间,鲁迅甚至把床铺让给瞿秋白夫妇,他和许广平宁愿睡地板;瞿秋白1935年2月被捕时,鲁迅立即组织营救;瞿秋白就义后,鲁迅又亲自为他编文集,用当时第一流的装帧和纸张。他们除了热爱文艺的共同兴趣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外,宣扬左翼无产阶级文艺的共同使命,才是他们友谊的思想基础。除此之外,他们胸怀坦荡、相互欣赏和尊重的个人美德也为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纪念馆里鲁迅与瞿秋白在一起的画像
瞿秋白对于亲人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对于杨之华的女儿“独伊”,瞿秋白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特别是在莫斯科共产国际工作期间,瞿秋白把独伊送进了幼儿园,每天接送都是他的事,而且每次都给独伊带去糖果等食品。每逢周末,尽量安排周边的旅游,夏天到树林里采蘑菇,冬天在雪地上拉雪橇,一家三口欢乐无比,那段时间,是瞿秋白全家最幸福的时光。最让人感动的是,瞿秋白被捕临刑前,在《多余的话》中,除了表达对杨之华的无限思念外,还深情地写道:“我还留恋什么?这美丽世界的欣欣向荣的儿童,我的女儿,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们。我替他们祝福。”我敢说,这是世界上最让人动情的父女两地书,寄托着作为父亲的瞿秋白对于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独女的无限思念和深深的祝福!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岁的瞿独伊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颁发的“七一"勋章!我想,已牺牲80多年的瞿秋白如果地下有知的话,一定会含笑九泉的!除了妻子女儿外,瞿秋白对于自己的弟妹也关怀备至。因为他是家中的长子,小时候就处处为弟妹们着想,苦活累活抢着干,好东西先让给弟妹们吃。尤其是他以身作则,关心弟妹们政治上的进步,他把三弟瞿景白早早地介绍入了党,成为我们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并送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共产主义理论,但不幸的是1929年10月因反对党内宗派活动而“失踪”,屈死于苏联,时年23岁。幼弟瞿坚白从小受哥哥影响,好打抱不平,瞿秋白1935年6月18日牺牲后,他坚决继承哥哥的遗志,奔赴延安,参加了革命。1943年5月14日,在太行山根据地河北武安百草坪反日军“扫荡”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继陈独秀“陈门三委员"外,又增加了瞿秋白“瞿门三烈士"!当看到瞿秋白故居纪念馆举办了“瞿门三烈士"英雄专题展时,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兄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牺牲,“瞿门三烈士"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瞿秋白杨之华与女儿瞿独伊在莫斯科合影照
常州“瞿门三烈士”专题展
当即将结束此行专访的时候,我突然想起瞿秋白13岁时曾作过的一首咏怀诗:“今岁花开盛,栽宜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这首诗自然地嵌入了他自己的名和字:“秋白"和“霜”,而寄情耐寒的菊花,这正是他不怕霜打、敢于牺牲,去换取祖国山河一片红的英雄壮举的真实写照呀!
瞿秋白不死!万古长青!
2021.9.9毛泽东逝世纪念日
写于佛山广东东软学院
作者:都本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