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08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老有所养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  2008-04-22    

  一、十七大报告中的相关要点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二、相关材料

  根据官方统计,我国老百姓的人均寿命从过去的63岁上升到73.1岁。同时,我国从七十年代末期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出生率普遍下降,甚至近几年出现了零增长和负值。因此,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时代。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我国人口的比例,超过了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标准,一般的通用标准是: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占一个国家总人口15%以上的,可以称该国家已经步入了老龄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口寿命普遍延长,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快,随之而来的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是我们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与发达国家都是在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出现老龄化相比,我们解决老龄化问题任务更为艰巨。二是老年抚养问题突出。200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亿,占总人口10%以上;2025年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18.4%左右;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四分之一以上。这种比例的变化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三是社会消费结构将发生一定的变化。老年人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特有的消费模式,将会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对社会消费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要求。四是对社会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将日益增加,特别是日常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心理服务等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社会服务功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五是这些年来,优良传统道德受到冲击,相当一部分人,只顾自己,只顾眼前,对父母只是索取,不愿付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上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当然,也还有代际之间的隔阂和矛盾,现在已是“家家有老人”,如果老人生活上无保障,精神上受歧视,家庭不得安宁,社会就难以稳定。然而,从整个社会心理来看,我们并没有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没有放在关系全局的重要位置上来对待。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三、老龄化问题剖析

  (一)老龄化和可持续发展

  老龄化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社会中代际之间的可持续性的接替、协调和资源与成果共享的问题。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其重要的社会含义是代际经济关系、分配制度、法律制度、文化价值观念、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而在我国,这些变化又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交织在一起,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在人口老龄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发扬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理论研究者主张把尊老敬老作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项对策。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伦理道德的作用应该如何发挥,伦理道德的教育作用与法律的强制作用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则亟待人们给予认真的研究。

  对老年人问题的研究是人口老龄化研究的组成部分。老年人群体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权益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保护,但与此同时,老年人更应该被看作社会中平等的一员,而不应该把他们从社会中分离出去、单纯作为受保护的对象;社会各个群体权益、机会平等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二)原因

  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由此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生育水平;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在全社会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对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增长和比重的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

  (三)影响

  老龄化社会的形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会给经济增长、产业演变、文化进步、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第一,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据预测表明,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00年抚养15.60人,2025年抚养29.46人,2050年抚养48.49人。总抚养比也相应上升,从2025年的59.5%上升到2050年的76.8%。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第四,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为了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发展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改造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住宅、社区和环境,发展老年人衣、食、住、行、用、文等各种消费品。第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削弱。因而迫切要求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四)老龄化不是一个沉重的社会包袱

  我们对老龄化社会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往往看到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问题和消极因素,把老龄化当作一个沉重的社会包袱,而没有或很少看到老龄化社会的积极因素。首先,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社会人口平均寿命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因此,一个城市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应该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而不应将其视为坏事。至于经济落后问题,抚养的问题,要历史地、全面地作分析,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包括养老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是低的,这是国情决定的,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又决定了全国老年人将与全国人民一道消灭贫困,进入小康,老年人生活将随经济发展不断得到改善。抚养比涉及劳动力数量问题,据预测分析,到21世纪30年代,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60%以上,虽然老年人口增长较快,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劳动力资源仍然比较充足,再加上科技的力量,劳动力素质提高,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其次,人口老龄化也给社会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如老年消费者创造的巨大而稳定的市场商机,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以及老年人就业需求的大幅度减少,都给社会带来新的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三,从总体上讲,老年人群体是传播传统美德的重要力量,良好的尊老风尚不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培养文明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再有老年人群的低犯罪率,这些,都为社会带来安全和稳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金宝搏188入口
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金宝搏网站首页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haocharen.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