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增强政府的生态精神与生态情怀
http://gongwuyuan.eol.cn来源:光明网 作者: 2019-10-30 大中小
导语: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增强政府的生态精神与生态情怀。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徐根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对政府的生态精神与生态情怀提出了要求。
大力增强政府的生态精神
政府的生态精神是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宗旨、境界、追求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高度概括。政府如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尊重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积极履行保护生态的职能,如何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是考察一个政府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因为,生态效益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长期效益、代际效益、终极效益,无视生态效益的政府,很难说是真正负责任的政府、具有战略眼光的政府。
政府的生态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理念应该指导政府整个管理流程,在所有的工作中都要避免人与自然的对立。深刻领悟人与自然的共处就是共赢。第二,深刻认识科技必须与伦理统一。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福利,但它是双刃剑,科技的快速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难题甚至威胁,科技发展必须要由伦理引路和调控。
政府应该饱含生态情怀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精神引领,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精神源于对生态环境深深热爱、对美好未来无限憧憬的生态情怀。
革命烈士方志敏在他的散文《可爱的中国》里写道:“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大、胸宽背阔的妇人。”“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正是这种情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激励着仁人志士为保家卫国奋斗牺牲,在和平年代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山川秀丽鞠躬尽瘁。只有拥有对青山绿水的依恋,对大自然所有生灵的关爱的情怀,才能唤醒人们去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秩序、鼓舞人们保卫大自然。
政府的生态精神与生态情怀决定了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增强政府的生态精神和生态情怀,要始终重视避免发展上的极端思维和行为,做到发展的速度与管理提升的速度同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重于形式。
第一,无论跨越式发展、超常规发展还是弯道超越,都始终不能忘记按规律发展、按科学发展,必须重视自然的、内生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发展,拒绝超越能力的发展。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一个种族、一种文明开始没落的表征往往是环境恶化,滥砍滥伐—水土流失—农业衰败—文明消失。现代化不应该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当下,社会上存在着“理性的无知”现象,即明知对生态环境危害甚至破坏,但因为这种后果不会马上到来,不会危及当下,于是,就干扰甚至屏蔽有用信息。例如,当下,环境执法过于严格会影响企业生存,造成社会就业压力,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论调仍十分盛行。这种“理性的无知”,必须及时予以制止。
第二,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执行、控制、纠偏中强化生态精神和生态情怀。当前,最缺的不是规划设计能力而是规划纠控能力。设计是规划的首要任务,纠控是规划的重要任务。纠控是完成规划的保证。现实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成为“鬼话”的魔咒,就在于规划丧失纠控能力,执行缺乏严肃性。要加强考核,保障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始终保有昂扬的生态精神。
第三,从经验型发展到规律型成长,牢固掌握常识,深刻通晓常规,理性追求特色,谨慎对待奇迹。深刻认识“不变”与“万变”的道理。要在原点、原理、原则上坚持不变,在方法、方案、方向上顺势应变。很多地区生态环境变好的现实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可以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两者都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统一起来,合而为一,是各地需要长期探索求解的重大课题。
信息来源:http://theory.gmw.cn/2019-10/28/content_33270362.htm
原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徐根兴
原标题:增强政府的生态精神与生态情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