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燕老师在三尺讲台挥洒汗水的17年,始终秉承“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以饱满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投身到教书育人的漫漫征途之中。近三年,她获批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陕西省创新创业课程;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她把激情和汗水挥洒在了每一次的课堂中,成为了青年教师中的教学能手,也成为了学生心中的最美教师。
一、深耕教学,爱岗敬业矢志教书育人
作为青年教师,任燕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教学一线,以“教好书、育好人”为天职,埋头苦干、勇挑重担、尽职尽责。她利用去工厂实践调研的机会,收集材料制作教学模型和样卡,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一线的生产实践巧妙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升了学习效能。
任燕热爱教学工作,精心组织教学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取得丰硕成果。作为课程负责人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其他省级课程2门;主持教改项目10余项,主持的省级教改重点项目优秀结题;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副高组二等奖、陕西高校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省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省劳动竞赛标兵、校级“教学名师”称号;获中纺联“纺织之光”教师奖、省级课程思政“教学能手”。
任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先后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荣获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二、春风化雨,科普赋能躬身非遗传承
任燕在教学研究中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挖掘传统印染技艺,依托学校纺织服装的特色和优势,在广泛调研陕西及丝绸之路沿线纺织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将非遗项目与教授专业紧密结合,开设了《艺术印染》课程,从理论技术层面为丝绸之路纺织服装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持续贡献力量。
她积极参加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并获优秀奖;获批并完成了陕西省科普资助项目;开展了“纺织非遗交汇经纬”青少年科普提升活动。通过以扎染、蜡染传统手工艺的系列科普讲座和体验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对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萌发出浓厚兴趣。
三、励学敦行,学能并进力促教研相长
任燕始终将立德树人为己任,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抓手。她时常教导学生:“工科专业实践性强,想要学好必须走出校园,到生产一线延伸所学”。她深知,科研与教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以教助研、以研促教,两相促进才能使学生有更全面的发展。近年来,她主持并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到款60余万元,发表论文23篇,多项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应用于企业大规模生产加工中,为纺织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可用之才。
不负韶华不负心,只为桃李竞相开。一路走来,任燕始终秉持勤奋、拼搏、谦虚的风格,从入职时的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她将继续坚守教师初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深耕细耘,不断开拓进取,做敢于创新的教育工作者,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她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潜心教书育人,坚持言传身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自己所深爱的教育事业当中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