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做过一个调查,在中国,55%的父母都有名校情结。这些中国父母们不惜孟母三迁,花费重金去买学区房,只为孩子最后也能成功考上名校。
其实有名校情结并不可耻,但令人害怕的是社会对它的过度追捧。在名校情结过重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在报考过程中也会出现不理智的情况。
2016有一理科考生小李,平时水平稳定在560-580分左右,因为父母想要小李未来往北京发展,所以希望小李努把力,争取考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不料那年小李高考时发挥不佳,只考了560分,若想报考分数线以往在550-590分浮动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略有风险。抱着“富贵险中求”和“宁缺毋滥”的态度,小李父母依旧决定报考之前就已意向好的几所高校,而北京其他的几所优质211和普通一本均未列入考虑。之后,由于报考的一本院校分数过高,小李没有一所一本高校被录取,直接滑档到了二本。
名校情结不仅存在于对清华北大之类的名牌大学的向往之中,也存在于对现状的过高幻想之上,例如只有211的分数,却想被顶尖的985录取,只有普通一本的分数,却想被好的211高校所录取。小李父母就是过多纠结于“名校”上,没有对志愿进行梯次分层,想冲一个好点儿的学校无可厚非,但是把全部的志愿都赌在了运气之上无疑是对孩子高中三年辛苦的不负责任。
同时也要注意,尽管有的家长早早就预设好院校,但还是要以实际成绩为主,及时应变,作出最佳选择。不可学小李的父母,仍旧固执于之前的规划之中而脱不开身。
名校情结可以有,但不宜过重。为了防止家长在非理性思考下作出判断,报志愿时一定要遵循分梯次原则,确保有冲刺也有保底,不至于出现滑档的悲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