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新春伊始,《中国诗词大会》着实让这个春节又热闹了一番。选手们吟诵的或婉约或奔放的诗词歌赋“忽如一夜春风来”,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诗意情怀。数据显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收视率占比超过12.3%,为同时段第一。微博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话题阅读量突破了1亿次。
绚丽的诗词舞台已经掩上大幕,它掀起的诗词热潮又会持续多久?这场群英会,真的如春风化雨般激发起人们重读古典诗词的热情?还是再次成为了新媒体时代转瞬即逝的一次文化消费?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教育又将如何走出“应试化思维”的藩篱?这场“诗词热”的余温渐渐散去,但它给我们带来的思忖却刚刚开始。
一场“电视秀”燃起的古诗词热潮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由电视节目引领的传统文化热潮。从《百家讲坛》的风靡,到近几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被网友称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的文化类节目进入大众视野,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大放异彩,“圈粉”了很多“90后”甚至“00后”的观众。
国家语委副主任、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表示,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毅华认为,诗词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在语言文字上的精华浓缩,《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大众传媒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纯真质朴的诗文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与后工业时代的生活接轨,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不仅在于娱乐化的包装和扣人心弦的环节设置,更在于这样一次重温,为人们找寻到文化情感上的共鸣。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姜朝晖博士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诗词大会的火爆折射了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与回归。
无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还是“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在这些“熟悉的陌生题”中,我们一方面有感于中华诗词千百年来积淀的人世情怀,另一方面也在反思,与诗词的相遇为何总是“久别重逢”?
应试思维凸显古诗词教育尴尬
横跨汉字听写、成语、诗词三大比赛的“最强擂主”彭敏,这一次在“三连冠”的道路被阻,在总决赛最后的比拼中败给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武亦姝,屈居亚军。名不见经传的16岁高中女生夺魁,令不少专家和学者感到意外。她在“飞花令”环节中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地吟诵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更是惊艳全场。节目的点评嘉宾之一,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武亦姝: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
同样在诗词大会上震惊四座的,还有13岁的初中生侯尤雯和16岁的姜闻页。同样是参赛选手的北大博士陈更不由地感叹:“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几位中学生的出彩表现,无疑给了人们一个惊喜,也引发了对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的更多期待。
然而,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黄荣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直截了当地说:“武亦姝只是个例,她的成功更多取决于自己长期以来的内在渴求,与外界关联不大。”作为武亦姝的老师,黄荣华对古诗词等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的冲突表达出极大的担忧。
《文汇报》几年前的一篇报道显示,在上海的一次中学古诗文教学研讨会中,黄荣华等多位沪上名师纷纷感慨,中小学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思维影响,已经形成了一套“自给自足”的考试知识,用于授课、考试、编写各种教学指导书,甚至影响到教材编写。这一沉疴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罔顾文本个性,用“现成”的“考试知识”来解读文本,这在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纵观2016年各省市高考试卷,在满分150分语文科目中,涉及古诗词的分值仅6-8分。在不少学生和家长的眼中,去背诵大纲里所有的诗词篇目去争这6-8分,倒不如多做几道理化题目来得“经济实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