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考试的本科录取最低资格线公布,春考这一高校招生形式再次引起社会关注。不少人疑惑,为何往年年年见诸报端的考试报名人数,今年不见了?对此,业内人士坦言,根据去年情况,春考考生中有部分人仅仅意在练兵,可算报名人数中的水分,若以此为公开数据,可能干扰“真考生”的正常考试和选择。
作为上海高考新政中的重要部分,春考与其他进行中的改革一样,正在面临一些新情况。
且慢为“千人飙升至两万”激动
2015年春考,网上报名人数从前一年的千人左右,上升至两万余人。这其中,变化较大的春考试点方案是吸引力增加的关键原因。2015年方案中,首次向高中应届毕业生打开大门,且参加春考招生的高校数量和招生计划与往年相比可谓“大扩容”,参与招生的高校由8所增至22所,相当于在沪高校数量三分之一;招生总计划达1640人,是往年3倍有余。这些高校拿出的招生专业,也大多为校内教学力量雄厚、就业火爆的招牌专业。由此,春考成为学生在传统高考以及自主招生前的又一次机会。
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部分以提前感受高考氛围、熟悉题型等为出发点的学生参加春考。记者走访发现,去年至今年,一些“区重点”水平高中,全部高三学生报考练兵。
对此,本市一位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长认为,春秋两考,前者为笔试+校测,后者为笔试为主,因此,在题目难度、区分度等方面,显然有较大差别。若计算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可能带来的心理影响,练兵尝试,还需谨慎。也有专家指出,将春考从“模拟考”真正还原为考试,需要经过学校、社会,以及考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设计,可能在一段时间的运行和完善后,方可进入一个更加良性的轨道。
摘掉“差生专属”帽子尚需时间
当一些学生为练兵、不想考的来考之际,一些考生却因春考“名声”,该考的不来考。几个月前,本市一所高中校长接到特殊投诉原来2016年春考报名前,一个高三班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动员一些家长,可以让孩子在春考招生的专业中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第二天就有家长投诉,认为这是“人为分流”“让我的孩子去考差生考试”。
上海推行春考的初期,限定往届高中毕业生才能参与报考,而大多数的市属院校都不参与,导致春考在较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线下生”的考试。随着春考试点方案的不断完善推进,2016年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23所试点院校参加招考,招生专业全部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或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今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专业首次放出春考计划;上海电机学院继续拿出该校两个热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上海杉达学院在去年教育学(卫生教育)、酒店管理(高级管家)两个专业的基础上,今年增加护理学和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两个招牌专业招生……众多实质性“利好”,正在改变春考的鸡肋身份。然而,社会对春考的认知度、认同度的扭转,并非一朝一夕可成。
市属院校春考招生控制在30%
去年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2015年春季高考及招生中创新性地采用了一个专业和一个专业群招生的形式,一个专业是“酒店专业”,一个专业群是“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类”,通过强调动手能力的校测,招到了不少好苗子。
二工大校长俞涛认为,春考中的校测环节,让更多市属院校有机会面对面选择适合并真心喜欢专业的学生,这不仅意味着对一考定终身的突破,更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回归和探索。选拔方式的多元,对接的是对学子多元化成长的引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愿意将所有本科招生计划都放到春考中。”他说。
据了解,目前本市对各市属院校的春考招生计划,要求控制在总计划数30%。不少高校与俞校长的想法一样,都期待春考的步子迈得再大一点。
不过,也有观点持不同意见。从某种层面上说,春考已成为本市高考改革的最前沿。如,高考新政正式全面推行后,今年秋季高考中“一本”“二本”等院校分类概念将被逐渐淡化,学生们的选择考虑将更多投放在高校专业上。而今年春考的方案中,每个报名考生可填报2个专业志愿,可以在同一所学校选择2个专业,也可以选择两所高校,每个学校各填1个专业。此举意味着,过去填报志愿是以学校为整体,先选择学校,再从学校中选择相应的专业;今年直接填报到专业志愿这个更加关注专业的方向是与秋季高考同步的。
春考因其在招生计划、设计考生方面的“小体量”,以及考试时间上的前置,可能就是过河时摸的第一块石头。因此,在本市推进高考改革进程中,应保持其“小体量”,不可轻易做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