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季:以大改革促进大发展 推动职业教育全面振兴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密集出台相关配套文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路径指引。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党组确立了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全国各地职教战线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必须深入分析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职业教育全面振兴。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政府层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给职业教育增值赋能;在学校层面,坚定“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三教”改革,提高服务能力;在学生层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德为先、以德励才、以德成才,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以类为纲,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开篇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怎样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教育类型?成为一种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态?目前的职业教育离这一样态尚有多大差距?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如何把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职业教育战线“大有作为”的实际行动,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针对这一课题,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党组提出职业教育要“下一盘大棋、打一场翻身仗”,健全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运行为标志,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为核心,同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具体来说,是要抓好三个环节。
(一)建立纵向贯通的职业学校体系
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包括三个层次。
1.初等职业教育
初等职业教育是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虽然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总体上是从高中阶段开始,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领域等,仍然存在对初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其主要功能是培养个体进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初步技能。
2.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其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多样化,即根据各行各业对学制长短和培养模式需求的差异,举办多种形态的中等职业学校,以满足不同行业与学习者的需求。除原有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以外,还可举办综合高中,及以艺术、体育、机器人等特色专业为核心培养内容的特色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基础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基础素质。中等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和融通。
3.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是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途径,至少应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职业专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良好地胜任目前工作并具有较强职业迁移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专科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升入职业本科教育继续学习,同时也拥有升入普通本科教育继续学习的机会。职业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复杂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审辨式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专家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该层次职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但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本科教育应与普通本科教育相互渗透和融通,招生主体应以中职学校和职业专科教育毕业生为主,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辅。
(二)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制度保障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不仅需要各个学制层面的职业教育,而且需要把各个层面的职业教育衔接起来的纽带,从制度构建的角度看,这一纽带就是职教高考制度。同时,为了避免职业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孤岛,职业教育还应与普通教育融通起来,这就需要普职融通制度。此外,为了体现同等重要,使职业技能的习得与学术能力的习得在就业中具有同等价值,还需要国家资历框架制度。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支撑性制度,是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1.职教高考制度
这是职业教育中与普通教育高考制度具有同等功能的高考制度,它具有公开、公平、常规化、自由选择的性质,依托这一制度,任何职校生都可以通过统一考试进入任何职业学校的任何专业。有了职教高考制度,职校生升学空间将得到拓展,同时也将使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衔接起来,这对于提升各级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普职融通制度
这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制度。这既是通过教育实现社会融合的需要,也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和理念互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普职融通的制度设计可在课程共享与学生流动这两个层面进行。这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但其构建面临很大困难。比如,现实中即使职校生获得了再次就读普通高中的机会,如何跟上普通高中的教学进度,对于职校学生是极大挑战。普通高中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存在的技能短板也是一样。
3.国家资历框架制度
这是规定职业教育学生与普通教育学生学习成果等值互换关系,进而规定在特定领域两个教育序列的学生享有同等权利的制度。国家资历框架是保障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关键性支撑制度。只有当职业教育的学习成果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具有同等社会效益时,人们才会真正认可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
(三)完善促进体系有效运行的支撑条件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运行,需要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起点到终点设计六个支撑性条件,这些条件环环相扣而又层层递进,具体包括:
1.产业人才数据平台
现代职业教育建设需要持续、深入跟踪各行业、职业人才需求数据的专业化研究平台,及时准确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引导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解决目前职业学校无数据可依、所依数据不科学、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等问题,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更为精准对接与融合。
2.专业教学标准
把标准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深度开发以职业能力清单和学习水平为核心内容的专业教学标准,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依据,为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与监测提供基本制度保障,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加鲜明地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3.产教融合型企业
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为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4.教师专业化培养体系
根据职教教师能力形成规律,建立大学培养与在职教师教育齐头并进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体系,使职业学校有稳定的途径获得高质量教师,使每位希望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教师明确每个阶段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要达到的要求。
5.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加强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
6.公平的升学与就业制度
通过制度设计确保职业教育轨道学生在升学、求职、工作待遇、职务晋升等方面享有与普通教育轨道学生平等的机会,并通过制度实践,使人们认同技术技能人才与学术人才、工程人才之间的差别是类型上的,而不是等级上的。
二、以质为本,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如此需要职业教育,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这其中有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相互掣肘,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包括上述的体系建设,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问题的外在表现是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但根本性问题还是质量不高。职业教育要实现提质培优需把握三个关键点。
(一)办学模式上,深化校企合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当前校企合作存在“一头热”“两张皮”“独角戏”问题,合作层次浅、形式单一。究其核心,就是貌合神离,没有找到“共赢点”。做好校企合作,利益是基础,资本是纽带,必须在“利益”和“资本”两个方面下功夫。
1.共赢,充分调动企业和学校的积极性
2019年,国家发改委和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联合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国家发改委、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从国家层面对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进行顶层设计。
在制度设计上,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明确自2019年起,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在实施路径上,提出用5年时间,布局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目前,首批24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已经发布。
在具体操作上,提出学校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通过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推动校企合作。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
总之,做好校企合作,利益是基础,找到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共赢点,合作才能可持续。
2.共生,大胆探索“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广泛热议,在认识上高度一致,普遍认为“混合所有制”是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的必经之路,也是盘活职业教育资源的必要之举,但是执行中却推进缓慢,很多工作都停留在文件或计划上,实质性工作不多,很多探索在遇到核心问题时,因政策不明朗而停滞不前,落地不实,也使大家对此有了不同认识,有的认为混合所有制办学“大有可为”,应积极试点、大胆探索;有的则认为在现有政策不清晰和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宜太冒进”。关于这些问题,职业学校应有三个“意识”。
一是危机意识。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职业学校最终必须面向市场,其投入、管理模式也将随之改变。探索混合所有制,不仅是调动行业企业实质性参与教学、提高质量的手段,更是学校整合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的解决方案。职业学校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如果有一天不再有财政支持,是否还能办下去?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二是改革意识。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固然还面临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混合所有制学校的办学性质问题、产权归属问题、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等等。但是,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学校应该早谋划、早行动,建立健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和保护干部队伍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二级单位大胆试、大胆闯。
三是服务意识。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创新、互利共赢,学校用好现有的政策红利,照顾到企业、学校、教师多方面的利益,作为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调研显示,广东高职学校的产业学院已经投入运行,通过产业学院把生产链和专业群结合在一起,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共同育人。
(二)治理模式上,加快推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治理体系”一词出现了30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职教20条”也提到,“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近20年,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大力发展,特别是职业学校数量、在校生数量、办学条件呈现指数级增长。在学校治理体系建设方面,一直都没有停止步伐。在社会监督方面,有第三方定期发布质量年报;在政府监管方面,有督导评估报告;在行业自律方面,有56个行指委的人才培养调研报告、专业标准等;在学校治理方面,有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但是,在职业教育的传统模式中,学校高度依附于政府,从而缺乏基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仅有政府的大治理远远不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职业教育新的治理格局也发生了深层次变革,政府的角色由主导到引导,市场的角色由驱动到决定,学校的角色由服从到主动,每所学校都应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让我们知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健全职业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坚持一个制度、打造一个体系、用好一个权力、调动多方力量。
1.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提升学校的资源整合、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能力。
2.打造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
章程是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学校要以章程为依据,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办学和管理活动、开展社会合作。以章程为准绳,建立学校规章制度的动态梳理和调整机制,形成系统化制度标准和流程,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3.充分发挥学术权力重要作用
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保障学术组织依照章程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4.积极调动支持学校发展的各方力量
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职业学校要设立行业企业等办学相关方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发挥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作用;推进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的有效实施,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健全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积极实施校院(系)两级管理,推进权力下放,调动教学单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健全绩效工资制度,统筹兼顾各类岗位收入分配水平,注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通过常态化的自我诊断和改进,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障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总之,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就要刀口向内,找问题、找不足,自我革新和自我重塑,最终实现管理标准化、秩序正规化、手段信息化、质量可控化。
(三)培养模式上,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
关于教师,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等四部门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师资12条》)。这12项工作举措可以划分为建设一项标准体系、改革创新两项基本制度、完善三项管理保障机制、实施六大举措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在标准体系方面,明确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分明,覆盖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评价标准体系。在基本制度方面,提出以双师素质为导向改革新教师准入制度,以双师素质为核心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在保障机制方面,要求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落实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提升社会地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保障措施。在提高素质方面,提出构建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主体、产教融合的多元办学格局,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新机制,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创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国家工匠之师”为引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教材”,国家已印发《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完善职业学校教材政府分级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行业、学校和企业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以高质量教材为遵循,以高水平教学资源为支撑,组织建设量大面广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遴选发布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
关于“教法”,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学校科学规范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校党委会审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示范课堂为抓手,以高标准教学质量为目标,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广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创优,在学校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材教法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环境等方面不断改革创优,使职业教育真正能够因材施教,对学生起到“扬长教育”的作用,避其所短,扬其所长,让学生做自己擅长领域的强者。
三、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学校存在的价值就是服务学生,培养学生关键是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其中,办什么样的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办学育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强调,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同年3月,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深化思政课“三教”改革,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一)做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重点包括五个方面。
1.建设一支能推动思政课建设的领导队伍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学校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形成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2.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当好思政课教师的第一标准。思政课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用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常学常新,真学真信,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讲政治、有信仰的人,努力成为“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
3.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班主任)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4.建设一支既教书、又育人的专业课教师队伍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担负着学生健康成长指引者和引路人的重任。虽然不同教师从事着不同的专业,但他们的育人要求是一致的,都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5.建设一支有阅历、能示范的兼职教师队伍
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把有德有才、能说能干的“真把式”请进校园,广泛开展劳动模范、工匠大师进校园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还要把老红军、老革命请进校园,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二)做活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只有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才能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职业教育的思政课就要有自身特色,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思政工作既要有“硬度”又要有“温度”
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要做到“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这虽是针对高校讲的,对整个职业教育战线同样适用。要做到“八个有”,职业学校要不断更新课程体系,解决好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按照“八个统一”的要求,把“立德”和“树人”融会贯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精神。
2.思政工作不仅“有意义”更要“有意思”
过去思政课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问题比较普遍,老师照本宣科、内容陈旧落后,学生课上抬头率不高、人到心不到。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应该既有知识的增益,也有道德的熏陶;既有美的感受,也有真和善的升华。只有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才能让人真学真信真懂,才能让道理入耳入脑入心。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期待职业学校思政课能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网红课”。
3.思政课教师要既会“讲道理”更会“讲故事”
一些思政课教师习惯讲道理,板起脸来居高临下的教育人,结果学生只能是口服心不服,或者是无动于衷,甚至会激发逆反心理。思政课教师要有受众意识,善于从学生角度出发,就事论理,多讲生动活泼的内容,寓道理于事例之中,不妨多用学生平时耳闻目睹的事例,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思政课才能给人以启迪、发人以思考。
(三)做优思政教育资源
总书记要求,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1.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以“课程思政”为目标,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构建全员育人大格局
进一步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拓展思政工作的“广度”;抓住领导干部、专业带头人、学生骨干这些“关键少数”,着力提升思政工作“深度”。
3.营造校园文化小气候
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品牌,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使学校不仅仅是教授技能、发放文凭的场所,更是化育为人的天地。
总的来讲,以大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全面振兴,既要从整体推进的全局性高度来谋划重点改革举措,也要从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角度来设计实施路径,要在正本清源上下更大功夫,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有着广泛需求、具有特定功能的类型教育,它与其他教育之间并无等次优劣之分;要在守正创新上下更大功夫,既时刻牢记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又深入探究应该完善和发展什么,使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展示出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和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要在力求实效上下更大功夫,通过更好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有效引导我国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