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文: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回头看东北大学这40年的发展,您如何评价?
赵继:
我觉得,东北大学在过去40年里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在一些重要转折点上,总体来说,还是抓住了影响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而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使东北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布局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首先,东北大学为国家、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了以干勇、雒建斌、刘炯天、逯高清等为代表的中外院士,以刘积仁、刘载望、吕松涛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培养了一批政府和各界精英。
其次,东北大学在科学技术创新上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贡献。第三,东北大学的一些优秀科研团队、优质学科,已经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参与竞争了。
另外,东北大学的学科布局更加优化了,作为一所老牌工学院,在发挥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东大正在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
综合来讲,这40年东北大学的发展还是不错的,但是中间有许多坎坷,也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如传统优势学科如何与时俱进、再创新,新兴学科如何培育,学科交叉如何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持续改进,创新潜力如何释放,国际影响力如何进一步提升等等。
陈志文:
东北大学最突出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不足又是什么?
赵继:
东北大学的特色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以及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把技术向产业前沿上转移,把产业前沿的技术向教学内容转移,这两个“转移”是东北大学的优势。而基础研究和人文社科学科是东北大学应该加强的方面。
陈志文:
您刚才讲到了技术创新,能不能列举一些重要的成果?
赵继:
东北大学为支持诸多国家支柱性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钢铁共性关键技术、绿色智能制造方面,东北大学已经拥有了一批可以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王国栋院士的带领下,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和企业实际需求开展了“靶向式”攻关,在高强汽车板、高牌号电工钢、高标准船用钢等领域频频落子。
至今,已获得了5个方向的10项关键技术成果,并在行业内实现了转化。其中,方向一的关键技术成果,“微合金钢连铸坯质量控制工艺与装备”已应用于23条生产线,“钢包底喷粉精炼工艺与装备”已完成新抚钢工业试验,并已与鞍钢签订了推广应用合同;
方向二的关键技术成果,“热轧-冷却-热处理一体化组织性能控制”已应用于58条生产线,“极限规格板材先进热处理装备及工艺技术”已应用于27条生产线;
方向三的关键技术成果,“热轧带钢免酸洗还原退火热镀锌关键工艺技术”已在邯钢、无锡华晶完成了工业试验,“薄带连铸无取向6.5%Si钢关键制造工艺技术”已在武钢实现了工业应用;
方向四的关键技术成果,“高精度冷轧板形控制技术与装备技术”已应用于10条生产线,“先进连续退火与涂镀技术”已应用于6条生产线;
方向五的关键技术成果,“预富集-悬浮焙烧-磁选工艺与装备技术”已应用于1条生产线;“超级铁精矿与洁净钢基料短流程制备技术”已应用于1条生产线。在港珠澳大桥、核电站、海上钻井平台、大飞机等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中,都有东北大学技术的深度参与。
柴天佑院士领衔的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流程工业高效化和绿色化的重大需求,以复杂工业系统的建模、控制、优化和综合自动化新理论和技术为主攻方向,不断创新机制,形成了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促进基础研究的快速通道。
实验室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的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的生产全流程集成优化控制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国内赤铁矿选矿生产线、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冶炼、越南氧化铝生产等重大自动化工程,显著提高了金属回收率和精矿品位指标。
作为未来国际自动化发展方向之一,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被写入了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出版的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白皮书《面向人类未来的系统与控制》中,这些都很了不起。
陈志文:
这是东大的特点,在技术创新上有很多重要贡献,而且在成果转化上也做的很好,东软就是代表。但是也不可否认,在这次“双一流”评估中,东北大学成为了B类。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赵继: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首先,对于东北大学来说,进入“双一流”建设学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是几十年来东北大学建设的成果和成效。“双一流”建设高校都是很好的学校,客观地说,东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实力还不算靠前,但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
第二,要接受现实、看到差距和不足,才能补短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扬东北大学的优势和长处。据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8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东北大学被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共4434篇,其中被SCI收录的有1866篇,近五年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增长了2.7倍。在技术创新和转移上,东北大学也取得了很多令人关注的成就。
第三,现行的评价体系对以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见长的高校相对来说不是很有利。不可否认,强调知识创新和基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用高被引论文数量来对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的知识创新进行评价也无可厚非,而且要鼓励。但是,大学是多样化的,评价中也要考虑到中国大学的不同类型、发展阶段、特色等众多因素。
在这次“双一流”遴选中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我认为对中国大学的评价,还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空间。对于东北大学这一类高校来说,目前一些国际上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就好比用篮球运动的规则来评价足球运动员。如果能加大考虑高校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所做出的贡献的权重,综合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的不同侧重来进行分类评价,对东北大学会相对更有利一些。
就创新来讲,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创新、区域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而现在对于大学的评价体系过于侧重知识创新,并且评价指标过于集中,尤其是国际上的一些商业性质的评价机构。但对于东北大学来讲,知识创新并非强项。当然这方面也需要加强。当然,对于东北大学来讲,知识创新方面也需要加强。
陈志文:
这也是大家经常讨论的分类评价的问题。“双一流”原本是强调发展优势学科、扬长避短,但如果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对于一部分大学来说,反而会扬短避长。
赵继:
我的看法可能也不太全面。我认为有一点必须关注,虽然目前我国产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提升,如华为这样的一些企业研究院,整体在技术创新上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了,但是我国总体上现代化建设还在路上,许多技术创新问题需要一些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参与并提供解决方案。
因此,现阶段中国高校在关注科学前沿和知识创新的同时,还要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关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区域的发展;要写好两篇文章,既要注重科学前沿探索,把论文写在学术的前沿上,也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把论文写在技术创新的生产线上。
陈志文:
说的特别好。曾有人说过,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短期内并不需要诺贝尔奖,更需要技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最紧迫、最急迫地是技术层面的提升。
赵继:
诺奖也需要,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显然是我们这类大学的重要使命。例如,我们学校王院士所率领的团队,引领着钢铁行业某些技术领域的进步,有他们这一批专家在,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就有希望。我觉得,中国有一大批这样的脊梁,是非常难得的。
中国当然需要诺贝尔奖,需要占领科学前沿、探索未知,需要研究黑洞、暗物质、生命的本质……解释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识。然而,在中国由大国变为强国的过程中,完成钢铁行业、汽车行业、能源行业等支柱性产业转型升级和再创新的任务,也同样需要东北大学这样以技术创新见长的一大批高校做出贡献。
我并不是给自己大学找理由,也不是说每所大学都要把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要全面做好,每一所大学肯定有自己的特色,有些以知识创新见长,有些以人文社科学科见长,有些则以技术创新见长。我还是要强调,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大学评价、学科评价、人才评价中,要做出科学分类,技术创新就不能只唯ESI、特别是不能唯高被引论文论英雄,不能都用一样的思维、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大学。一所好大学应当是独一无二的,应当是特色鲜明的。
我个人觉得,“双一流”建设有进有出、有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但不应该把学校的注意力引导到A、B档的分档上来,一流建设需要时间和定力,特别是像创新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创新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鼓励大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去进行科学前沿探索、原创性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进步和行业发展,需要实施分类型、多样化的特色建设,激励大学在各自定位上追求卓越。
陈志文:
东北的大环境,是否对东北大学的发展有所影响?
赵继:
大学发展始终与区域经济相伴相随,这是国际上的一般规律。在东北大学的发展中,得到了地方政府方方面面的支持,但有几年确实因合校的原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这些年东北经济环境对东北大学的发展也确实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是经济上的一些压力,另一方面,影响到了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稳定。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东北大学在几任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下,还是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入选“双一流”本身应当是长期建设积累的结果,也进一步激发了学校的发展动力。
陈志文:
您对东北大学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考虑和规划?
赵继:
东北大学要在顶层设计上构建未来的预期和愿景,实现“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其中,有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引领,新型工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首先,强调的是“引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支撑”。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说,在钢铁行业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在流程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某些技术方面,东北大学是可以起到一定“引领”作用的,当然,引领的作用还要进一步加强。
第二,引领未来新型工业的创新发展,就要理解什么是未来新型工业形态。可以预见,在未来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会产生很多现有学科专业不能覆盖的新领域,东北大学需要加快构建新的学科专业布局。
第三,要把握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一下子就能建成的,尤其是内涵。不能光看几个指标,更要看内涵和品质,因此,一流之路还很长。我们一方面要对标世界水平,找到差距,但更要坚持中国特色。东北大学需要进一步把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转移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要把它转化为优质的育人资源。
赵继:
学校已经出台了《东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围绕“绿色”与“智能”两大主题,着力构建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与“冶金工业流程”学科群为双轮、以两化融合为纽带,两个学科群协同联动的优势学科创新发展格局,建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始终把培养人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如《东北大学本科卓越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3)》《东北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实施方案》《东北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实施方案》等。
坚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其核心是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东北大学的发展活力。坚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教改问题的核心是教师;而无论技术创新还是学术发展,关键也是人。坚持抓特色发展,不能把东北大学的优势特色丢掉。坚持抓学科布局和优化,东大未来学科结构,我比喻为阳光的“阳”字型。
赵继:
东北大学建立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业两个学科群,覆盖11个一级学科,形成了“11”体系。接下来,我们将用智能化把两个学科群连接起来,形成“H”体系。再接下来,我们要发展基础学科,并培育和发展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高端交叉学科,如新工科和智能医学等等,形成“日”字体系,其中底边是加强基础学科,上边是推动“高端交叉”。这样,东北大学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创新型理工学科体系。
但东北大学的定位是“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因此还要借助理工学科特别是信息学科的优势,发展科技哲学、人工智能伦理、管理与公共事务、知识产权、互联网法律、新媒体等其它学科,最终形成“阳”字型体系。
如能够按照这一学科布局施行下去,特别是把高端人才这一关键抓住,相信在三十年后,东北大学在与国际上同类大学的竞争中,是可以占据一席之地的。当然,路还很长,任务也很艰巨。
陈志文:
您刚才讲到,“双一流”或者学校建设的核心是人。坦率地讲,东北地区现在引进人才并没有太大优势。对于人才,一方面是吸引,一方面是培养,东北大学有什么样的做法?
赵继:
在人才方面,东北大学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集中优势资源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目前已出台了多项措施。二是这几年东北大学在环境建设、平台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因为对高端人才而言,不仅是看薪水的高低,更看重事业发展平台。三是借助外部资源来弥补短板,例如,东北大学将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四是将学校的发展思路转换到服务国家战略上来,与国家同频共振,综合东北大学的优势,寻找与国家战略相关的契合点,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获取资源,发展自己。历史上,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华威大学都曾通过这条道路获得了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