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知行合一践行平民教育
——访四川省成都市行知小学校长冯力
本刊特约记者 祝长龙
“我对于学校悬格并不要高,只希望大家把学校办到一个地步——情愿送亲子弟入校求学,就算好了。”陶行知先生在《我之学校观》里的一句话深深地影响着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教育工作者。
早在1982年,冯力还在阿坝州威州师范学习期间,看到礼堂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当时她觉得有点诧异,为什么这位姓陶的先生要把王阳明先生“知是行知始,行是知之成”颠个个儿呢?后来才知道,同样的知行合一,在学生的认知规律方面却有着极大的差别。
如今,冯力已经成为四川省成都市行知小学校长——一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同时还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副秘书长、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任理事。
行知伊始
成都市行知小学原名花照小学,位于成都市西北部的城乡结合部,这里曾经有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名字——花照壁。据冯力回忆道:“1998年,我调动到成都市区工作,2002年担任原花照小学校长。”当时,基于学校实际,她开始对行知思想进行全面学习、探寻,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再创造。在学习实践中,她深感大师教育思想的丰厚和精深,为其伟大的实践性和前瞻性所深深折服。
2002年,花照小学收归区教育局直属,让学校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学校也成为了农民工子女随亲就读的定点学校。后来,又成为成都市SOS儿童村小学段定点学校,这些“定点”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当时,学校农民工子女比例高达90%,部分班级甚至达到100%。花照小学如何生存,学校发展往何处去?冯力和花照小学教职工在新的教育形势面前,主动去面对和思考这些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研讨和论证,冯力与学校班子最终达成了三大共识:一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当下,教育均衡是大势所趋。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大众,面向所有的学生,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每一只鸟儿都歌唱。二是,基于学校附近的社区环境和学生的家庭背景,不但要教育学生,更要提升家长、影响社区、造福社会。三是,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品质和技能。
冯力和学校教职员工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共识和陶行知先生“教育为公”思想、“平民教育”理想、“生活教育理论”不谋而合,于是,学校开始在教育教学中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有了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2006年9月,学校迎来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春天。学校迁移至金牛区长庆路长久一巷,正式更名为“成都市行知小学”。成都行知小学的发展由此正式开始。
在回忆这段发展历史时,冯力坦言道:“在那几年的实践摸索中,我们认识到陶行知教育思想伟大的前瞻性和实践性。”在四川省陶行知理论研究会专家们的指导下,成都市行知小学正式确立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以“爱满天下”作为教育理想,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努力推进“平民教育”。为此,其教育思想内化为办学理念,把教育展开到生活所包含的所有领域,把生活提升到教育所描绘的水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