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家的发展做出新的历史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欢认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作为奠基工程的教育事业,必须承担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新时代,教育也处于重要的转型期。”王欢说,当前教育中仍然存在道德教育不断被知识学习挤压空间的状况,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关注不足或浮于表面导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频出。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立德树人工作,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
基于对时代、对教育的全面审视,王欢认为,应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放置于立德树人工作的逻辑起点位置。
一、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与价值逻辑
在中华文明的价值谱系中,自古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在中国的教育哲学中,家国情怀强调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所以说,家国情怀是植根于中国人血脉之中的文化传承,是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也是学生价值观奠基的原点。
二、家国情怀培育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
立德为先,树人为本。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维度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其价值内核实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是具备“家国情怀”的东方君子形象,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立德之所指,树人之根基。
三、家国情怀培育是青少年立志筑梦的基石
家国情怀培育是让学生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家国情怀从情出发,以情致怀,既是爱家爱国的真情实感,又是不止于家不止于国的宽阔胸怀;既体现为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张显为对世界的接纳与包容;既是一种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又是一种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
对此,王欢建议,一是营造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弘扬家国情怀的良好风尚。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离不开全社会良好氛围的形成。家国情怀,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息息相关。进入新时代,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中,已成为当代公民家国情怀的鲜明特征。国家富强是个人与家庭最大的“梦工场”,因此,我们应继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恪守道德当作一种家国情怀,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以家国情怀汇聚起亿万社会公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转变方式,在各级学校以家国情怀统领育人方式变革。我们的学校教育应促使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我们在强调教育回归人的本真,倡导自由生长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因此,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应将家国情怀作为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并以此为价值统领,进行课程体系架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的整体转型与变革。以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为例,学校可积极开展“服务性学习”,将公益服务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下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家国社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他人,力所能及地解决社会真实问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由己达人。
三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家国情怀的培育离不开广阔的家国与社会场域。因此,要充分发挥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场所的资源优势,尤其要探索重要的文化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宝藏等背后蕴含着的中国传统习俗、民族精神、礼仪典范等丰富的文化信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挖掘其与我们学科教育之间的天然联系。例如,可倡导各级博物馆与中小学进行课程的联合研发,筛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文物资源,将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放置于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使之经历一个从认知到认同再到归属感和自豪感的价值观建构过程,促使其家国情怀的不断形成。
四是融合家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可见,家庭教育是家国情怀培育的起点。因此,要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弘扬新时代家风文化,传家书颂家训,促使广大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充分发挥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让家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摇篮,引导学生从情出发,以情致怀,在家庭浸润中生发爱家爱国的情感与胸怀。
五是放眼世界,在国际视野中理解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新时代对人才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即将踏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未来主人,我们的学生应即要有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家国情怀,又要有携手世界五大洲文明的国际视野。因此,我们应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放置于世界文明这个广阔的空间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既对自己身处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的认知和体察,又能够以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大国胸怀理解多元的世界文化,并且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符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