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面对事实本身”,这是理性而客观的现象学视角。身处教育领域,除了有这种理性智慧和客观态度外,更应该越界看教育万象,跳出思维版图,避免自我设限。“川人不出夔门,终难成大器”,古人出夔门创天下,是对盆地的空间超越,也是意识的自我解缚。
社会有论,“世界教育的高地看欧美,亚洲教育的高地看日本,中国教育的高地看台湾,大陆教育的高地看京沪沿海”。那么,四川教育处于怎样的位置呢?其实,此论并非是贬低四川教育,而是给了我们看教育的视角,以世界全域观去比较分析,去发现事实本身,进而改造与重塑。川派教育,就是基于此才成为了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概念,一种打造精神归宿的流派,一种重构价值认同的文化。
(二)
流派一词,人们常识中多存在于文艺领域,由一批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很多相似或相近的大家所形成的派别,以鲜明的风格、形式或内容为标志。川派教育的形成,也需要一批志同道合的校长。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于2011年组建了“四川省课改共同体”,共同体以“聚义学会、抱团发展、共同成长”的名校方阵为发展形态,通过互相借力、借智、借道,推进多元对话与交流,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四川教育的共生、共荣、互赢。共同体的主要使命就是以打造川派名师名校为支撑助推高质量的区域教育生态形成,即“川派教育”。
“川派”教育,首先是因地域界别而来,并非刻意去区分于京派、海派、浙派、苏派等。京派,传统厚实;海派,兼容并蓄;浙派,灵性雅致;苏派,清简精致。此类教育流派,多以地域文化底蕴或山水地理为特质予以概括,比如苏派教育就参照江苏了“清简、灵动、精致、厚实”独有的地域风格:清简,南学崇尚“清通简要”;灵动,太湖水性灵动;精致,苏州园林古典;厚实,石头城的厚实。
由此说来,川派教育的特质也可如此尝试概括?川景,奇秀险幽;川酒,醇厚清香;川菜,调味多变;川戏,声腔杂陈;川人,移民杂居。四川的人、戏、菜、酒、景,有着一个共性即为混杂、汇聚、叠加、融合。这是缘于四川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基因,在移民融合中产生了文化的碰撞、冲突、激荡、包容、整合,从而形成了四川文化的多样性。
四川地域内向,中部为低洼盆地,西侧山高谷深,北侧雄关横断,南侧江河险峻,东侧夔门阻隔。这些,反而激发了四川人走出去创天下的开放精神。明代何宇度有言,“蜀之文人才士,每出皆表仪一代,领袖百家。”古人多经夔门出川,“夔门之于川人,龙门之于鲤鱼”,略举大有成就之人,阆中落下闳,南充司马相如,郫县扬雄,江油李白,眉山三苏,巴中晏阳初,内江张大千,乐山郭沫若,成都巴金,广安邓小平......胸襟坦荡、敢于实践才构成了四川文化的开放性。
不登泰山,人格无以树立;不入巴蜀,性情无以开阔。入川之人,杜甫定居草堂,陆游情留崇州,黄庭坚迁徙仁寿,山水刺激,性灵飞扬,佳作频出。李冰劈江灌天府,深淘滩,低作堰,总结出科学治水原理;文翁兴学智巴蜀,师资高,学风严,总结出教育治学原理。穷则思变,愈是闭塞便愈思开通,愈想打开眼界,“敢为天下先”的壮举实例凝炼了四川文化的创新性。
四川人以“红遍九州的火锅,响彻云霄的雄起”来概括,仅是窥见一斑。天府之国的丰腴和富饶,造就了四川人的安逸,四川人喜欢吃玩享乐,而且会吃会玩会享乐。四川人的呐喊震耳欲聋,让人强烈感受到一种爆发,一种力量。在中国历史上,四川人的爆发和力量,曾经屡屡让世人惊诧。大禹治水,造福民生;保路护国,责任当先;壮士出川,保家卫国;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从古到今,四川人骨子里有其内在的精神特质,包容、达观、坚韧、血性。这些都折射出了四川文化的内在性。
文化对教育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它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四川文化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创新性、内在性的特质,川派教育应然为其保持、传播。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