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是否“撤出”中学语文课本的问题,又一次被“炒”得沸沸扬扬。这个几乎是“周期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每隔几年被人们淡忘的时候,就会因为再次遭遇删节而回到大众视野里。近日,人教版教材删除鲁迅的《风筝》,取而代之的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纷争再起。
一面是家长、学者对鲁迅淡出教材的“痛心疾首”、“奔走呼吁”,一面却是流传于中学生之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一度写在旗帜上的鲁迅,在21世纪至今的处境越来越微妙。
“鲁迅抛物线”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作品”的新闻一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面辟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编写的各套教材中,鲁迅作品都占了较大比重。在这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入选作品数量排在课文作家首位。”
“文章有6篇之多,排在课文作家首位”的背后,教材中鲁迅文章数量逐年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杭州一位陶姓中学语文老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谈及“鲁迅作品逐渐被弱化”的感受,“从考试的重点来看,鲁迅的作品一般会在单元考中作为重点,但如果是统考,已经不再是重点”。这位语文老师将这一现象视作“时代的趋势”,并作坦然接受的态度。
事实上,如果将“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数量”看做一种趋势,那么这种趋势曾经历过一个复杂的变化。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抛物线”—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在“文革”时期。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如《故乡》、《风波》、《鸭的喜剧》、《风筝》等都是最早被采用作教材的鲁迅文章。有资料显示,1949年以前鲁迅作品共选入教材25篇。但解放区的语文课本只收了鲁迅的小说和一部分政治性较强的杂文,且数量极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