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教室改造而成的“工作室”内,摆放着打样稿、镊子、砂纸和一堆碎瓷器,学生们正在搅拌石膏,用砂纸打磨手中的碎片……如果不是身在校园,你会以为自己走进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室。
2013年9月,南京外国语学校成立了我市中小学第一个文物修复社,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社团,如今已经吸引了百余名学生参与文物修复活动。
即将上高三的漆雨菂是南外文物修复社团的社长,这个酷爱历史的女孩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国宝档案》。进入南外后,她一直想组建一个与文化遗产相关的社团,碰巧她的好朋友周莫姣也对文物情有独钟,两人经过一系列准备后向学校提出申请,成功注册了南京中小学的第一家文物修复社。
社团初创时,愿意加入社团的同学很少。漆雨菂说:“许多同学听到社团的名字就望而却步,觉得太‘高大上’,不好玩。”为了招募更多社员,两人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社团活动,还设计、制作了很多海报张贴在校园各处,几乎把所有课外时间都贡献给了社团。
经过卖力推广宣传,社团里多了不少新社员。为了让大家能得到专业“培训”,周莫姣主动联系了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文物系的周庆老师,请他来给社员们讲解文物方面的知识,并举办了“文物修复工作室”的体验活动。“大家有机会动手了,兴趣也就慢慢上来了。”漆雨菂对记者说。
去博物馆参观古代文物珍品,邀请专家开办讲座传授文物修复知识,自己动手修复身边的艺术品……文物修复社组建近一年来,已经有百余名学生参加了社团活动,不少学生对文物修复的态度,也渐渐从“没啥兴趣”变成了觉得“很有意思”。
“以前对文物修复不太了解,加入社团后才发现其实挺有意思的,我现在一看见别人碎掉的东西,就总想着怎么把它变废为宝。”社员严羽菲告诉记者,大家还会利用节假日时间去各处寻找碎瓷片,一有发现就带回来做修复实验。漆雨菂介绍,她计划把社员们的优秀作品放到明年南外的“爱心义卖”活动中,让更多人意识到文物修复可以从自己的身边做起。
经常给社团成员们讲课的周庆告诉记者:“在我国文物修复人才短缺的背景下,组织这个社团很有前瞻性,学生们可以在了解文物保护修复知识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文物的魅力与价值,这一点很有意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