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金宝搏188入口
吕玉刚:生命教育的追寻,学校何为?
2024-06-13
中国基础教育
作者:


作者:吕玉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基础教育司原司长

  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个体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是教育实践的基石,也是金宝搏188手机下载 的原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生命教育列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做好生命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提升人民教育获得感的迫切要求。

  生命教育是塑造个体生命意识、培养生存能力和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近年来,国内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理论研究、课程体系开发和教学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笔者基于多年来对学校生命教育实践的观察,结合个人的一些思考,以“生命教育的追寻”为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以及学校应为之处。

  一、珍爱生命:明确生命教育的价值底线

  生命是一切活动的基础,生命的自然性存在是最基本的生命尺度,是自然人的最高人格权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伦理教育内容,首要的就是敬畏生命、爱惜生命。《孝经·开宗明义》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保全身体、四肢健全、不让身体受到伤害,是儒家文化中子女对父母履行孝道的开始。天地生物,化育劬劳,宇宙中一切生命都来之不易,极其珍贵,生命是一切价值的起点。因此,我们对待生命要有一种恭敬、庄重、谦卑的态度,不能肆意伤害甚至轻易放弃生命。在儒家和道家看来,宇宙中一切生命体本质上都是同源一体的,如《庄子·齐物论》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珍爱生命,意味着珍爱自己、珍爱他人乃至珍爱自然中的一切生命,走向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让世界万物充满生机和蓬勃的生命力量。

  珍爱生命是每个人的义务,是生命教育的价值底线。对于学校生命教育而言,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保全生命。学校教育者要塑造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与伟大,深刻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价值至高无上,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他人和家庭,属于社会和国家;学校还要提升学生珍爱生命的能力,积极支持一切有利于生命的事情,制止一切有害生命的行为,不能无端伤害生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我们都不能轻易伤害生命,更不能放弃生命。要让学生明白:生命是平等的,而且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

  在学生可能遭遇的各种生命问题、危机上,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生命安全,保全生命是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和多样化的生命体验活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增强对生命的责任感;学校要健全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防范和危机干预机制,有效防止不珍惜自己生命、不尊重他人生命、校园欺凌等行为,做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社会暴力事件等保全生命的教育举措。学校应与家庭、社会共同筑起协同一体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防护体系。

  二、健康生命: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健康生命就是对生命保持健康形态的理想追求。健康是个体生命品质的核心要义。2024年,第75个世界卫生日的宣传主题是“我的健康,我的权利”,作为回应,我国将宣传主题定为“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的内涵是多向度的,指“身体上的、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就是说,一个人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状态都良好,才是完全健康的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这是生命的一种和谐之美:人的生命是多重性存在的样态,不仅是生理性的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这彰显了个体生命的完整性和包容性,是生命健康的理想形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相信健康是人生的起点,也就是教育的起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学校生命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学校教育要秉持对生命和谐之美的追寻,给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完整的教育”,引领他们身体与心灵的诸种生命要素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学校的生命健康教育理念应该是知行合一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途径是课内外相通且立体化的。

  学校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定健康的基础,如讲授疾病预防知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科学安排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等,让学生保持健康强壮的体魄。通过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重要性,自觉呵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学校教育不仅要强健学生的体魄,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以及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教会学生在心理层面能够自助和助他,即学会助己、乐于助人。面对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未来生活,学生要具有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心理保健的技能与策略,学会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保持正常和良好状态。

  在教育途径上,学校要构筑专门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一方面,要做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开设心理咨询室等专门性校本教育资源开发与建设;另一方面,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科教学、班会主题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学生心灵的成长保驾护航,促使一个个生命灵动、和谐、全面地发展,避免鲜活的生命体被异化为学习和考试的机器。

  三、尊重生命:关注具体、真实的生命体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由不同的遗传基因、迥异的社会经验、多样的成长环境塑造而成的,在认知、人格和社会性上存在丰富的差异性。德国哲学家席勒在《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中说:“更好的人性,就是既要有和谐一致的一体性,又要保证个体的自由和它的多样性。”从生命审美的视角看,和而不同构成了生命的独特之美与个性之美,它源于个体生命存在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和不可取代的,每一个生命的理想成长路径就是不断发现和探索自我并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无数独特的个体共同构筑起我们绚丽多彩、鲜活灵动的生活世界。

  生命教育关注的不是虚幻和抽象的生命概念,而是具体、真实的生命体,每一个真实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和个性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个性化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支点。尊重学生的差异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前提。教育者要有人本主义的生命观,尊重、理解和接受生命的差异性,并引领儿童和青少年理解生命的独特之美。一方面,学校教育要唤醒学生个体的“生命自觉”,让每个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悦纳自己,愿意去彰显、表达自我生命的独特性,包括意志品质和兴趣特长等;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在校园、班级中营造包容与理解的人文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我生命的独特性被呵护、被尊重。

  在教学实践中,从教学生态系统角度看,教师需要精准分析学情,关注学生成长的个体诉求,着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切实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思维角度和深度不一样,这能为教师带来丰富多样、不断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深入了解并有效利用学生的差异,就可以构建“异异生辉”的课堂。

  学校生命教育既要激发和张扬生命的独特之美,也要认识到生命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生命教育不仅要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生命成长与发展方式,满足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要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社会性”,即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性和关系性的存在,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要教育学生尊重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价值准则和社会风俗习惯,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坚持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让有意义的个体生命汇聚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时代洪流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自我生命独特价值的最大尊重。

  四、成就生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人的生命的成长是不断自我扬弃、自我确证、自我超越的历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看来,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是生命的根本动力,也是健康和成熟人格的标志。自我实现是个体身心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境界,是不断超越“现实之我”、成为“理想之我”的过程。生命是有限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其限度。然而,生命的有限性却激发着人利用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超越其自然属性和有限性,不懈地追求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最大化。正如美国当代哲学家尼布尔所言,生命的超越性表现在“对自我的改善和对生命有限性的突破”。以中国道家思想来看,超越生命的有限性主旨不在于去追逐对外部有形世界的认知和掌控,因为“世路无穷,劳生有限”,而在于以“顺道”的方式在不断的学习和创造中实现人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丰盈。

  生命教育要以“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最终目标。只有在不断发挥潜能、成就自我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超越有限的、生理性的存在方式,获得无限的、有意义的生命体验。作为学校教育者,我们要追问: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天赋和才能,学校是否帮助学生真正发挥了、拓展了这些潜能?学校要激发每个学生成就自我的欲望,探寻自我完成的可能方向,引领学生追求“卓越之我”。为此,学校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发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意义,让每一个学生在追寻生命意义的主动实践中探寻卓越自我,激活生命的超越之美;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超越”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要成为格局高远、视野广博、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像周恩来总理当年那样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将“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中,这才是自我成就的正确方式。

  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要为学生挖掘潜能、自我探索、拓展提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构建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学校要认识到学生成长的各种可能,多用激励性、增值性评价,高度重视在教育教学和拓展学习的实践中发现每名学生的潜质,通过重基础的拓展培养、重适切的差异培养、重衔接的贯通培养等途径促使每一个学生卓越成长,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要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要协同建立良好教育生态,构建“人人爱惜生命,人人尊重生命,人人欣赏生命,人人成就生命”的生命友好型校园、家庭和社会,促进每一个生命健康、灵动、全面而又独特地成长,让每个学生能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共同构筑美好的社会和国家。

  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024年第6期,原标题《生命教育的追寻:学校何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微信图片_20200927101102.jp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