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实现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响应年轻人“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号召,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桔子红了”乡村振兴帮扶团走出课本、走出学校,在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区太龙镇古红桔基地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科技小院,厚植爱农情怀
“把论文写在桔园,把技术留在太龙”,这是农林科技学院在太龙镇建设的古红桔科技小院里展墙上的一句话,给前来考察的实践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林科技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田君向队员们介绍了三峡库区柑橘产业的种植规模调研、万州古红桔品种选育、科技小院一年来的工作成效和在古红桔核心产区开展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帮扶、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当队员们听说通过科技小院专家们的努力,去年已实现80亩试验区古红桔品相和糖度的提升、统货价格实现收入翻番后,队员们脸上洋溢出甜美的笑容,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这句话有了更具体也更深层的理解。
只有走到农业生产一线,才能真正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调研便是连通这一关键的桥梁。在开展实地调研时,队员们还通过与指导老师、果园负责人、有一定种植规模的村民交流了解到,目前一些果园存在部分土壤酸性过高、土壤营养元素不明、高效低毒农药使用量不足、果园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通过赶场日设点实地调研,大家还发现一些村民目前果园存在有柑橘沙皮病,该病害具有传染快,传播区域大的特点,会给果农造成较严重的损失。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夯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坚定自己强农兴农的信念和决心,学会“自讨苦吃”,扎根于田间地头,针对此次调研了解的问题开展研究,以期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实干本领,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
走到田间地头,练就兴农本领
如果说科技小院是一所搭建起农民身边的农技服务站,那么农学师生们就是一支帮助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增产的重要力量。
六天的暑期实践中,队员们在园艺教研室主任吴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桔园开展果园综合治理,大家将书本知识实践于田间地头,不畏辛劳、无惧烈日,穿梭于桔树间疏果、剪枝、除草、调查病虫害,用汗水浸润着果园。队员们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崔俊林老师的带领下安装调试古红桔生产加工车间里的机器设备,为合作社的村民们详细讲解柑橘果汁、果酱、果干等不同产品的制作方法和流程,仔细介绍如何进行果皮处理、浸泡杀菌、浓缩蒸馏等关键步骤,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队员们还同专业老师们一起组织起田间课堂,将柑橘常见病虫害防治和管理、柑橘生产与深加工技术等实用知识通过院坝会、科普传单、田间课堂二维码等形式送到村民眼前和手上,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擦亮古红桔这张名片,为三峡库区产业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墙一文化,一画一风景。为推动乡村容貌整体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实践队员们开展了“桔子红了”文化墙绘活动。绘画中,大家创造性地将特色古红桔产业和当地风情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太龙镇古红桔品牌的认知度和传播力。此次文化墙绘的创作,为太龙镇居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构筑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游客们前来品尝选购特色农产品,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带来新气象、新风貌。
“桔子红了”乡村振兴帮扶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已圆满画上句号,但为美丽乡村注入新动能、为乡村产业带来新发展永远没有终点。练就兴农本领,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能让农林学子们更好地学会将课本知识融入专业实践中,让青春的旗帜始终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