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第40期“经济法30人论坛”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治保障理论研讨会在重庆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虚拟经济运行安全的法治保障”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据了解,“经济法30人论坛”是由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创办的全国性高端学术论坛,旨在聚焦国家重大现实问题并进行学理化探讨的学术品牌。本期主题论坛作为中国法学会的年度压轴论坛之一,有法学科和经济学科的众多专家学者参加,是一场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会议。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经济虚拟化的产物,主要指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房地产服务业,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十月下旬,第六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看待虚拟经济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成为与会专家学者们研讨的内容之一。“对金融的定位由以前的‘核心’转变为现在的‘血脉’,‘血脉’就是要为其他‘肌体’和‘器官’的运转服务的。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就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好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大旗教授在发言中这样表示。
重庆大学虚拟经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该校法学院教授胡光志也表示:“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经济建设、金融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也要预防其中的危机,始终要做到以实体经济为本。”在他看来,“虚拟经济有限发展法学理论”的提出,对虚拟经济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郝志斌认为,金融监管体系化是回应市场经济时代金融监管的内在要求,是提升现行金融监管协调性的需要,是为创新金融活动监管提供基础性框架的需要,是加强金融监管协同(合作)机制建设的需要,也是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需要。
如何从法治角度防范经济脱实向虚,预防金融危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强力在题为《建设金融强国的理念 逻辑 路径与法律保障》的报告中提出,要完善金融体制机制,需以“发展、市场、创新、自律、监管、安全”为金融法治原则。
专家学者们在研讨中还指出,虚拟经济要发展,但要“有限发展”:一是从法学上合理匹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占比,同时从经济学上注意防范系统性风险;二是严格从法律上严格打击虚拟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三是总结虚拟经济运转经验,为未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参考。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守文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对虚拟经济问题,可以从经济法理论的多个维度展开研究,这有助于深化金融法等领域的具体研究,完善相关制度,推动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重庆大学法学院和重庆大学虚拟经济法治研究中心承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