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农业全科人才”培育理念
将现代“农业全科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以农业为职业、有一定的学历条件,熟悉农业生产全过程,熟练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实用技术,专业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专门人才。要实现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人才,打造一支思想合格、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农村人才队伍, 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
在此基础下,我们在不断总结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经验的前提下,深入强化顶层设计,采用“非学历培训+学历提升”模式培养,前者为主,后者为辅。非学历培训版块主要任务是增强复合型乡村振兴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学历提升版块主要任务是提高文化层次,系统改变知识结构,增强专业理论水平。
二、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四川农业大学作为育人单位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乡村振兴所提出的更多、更高的人才要求。产教融合作为现代化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四川农业大学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发现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融合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导师领:“一对一”、“手牵手”,精准施教,个性化服务。针对学员从事产业广、类别多、需求异,集中培训不能解决个性化关键问题,利用我校现有90余个专业,拥有农林牧草渔加等方面的专家教授2000余人的专业师资队伍优势,学员自行选择心仪指导老师,获得全方位、深层次指导。如:周禄英选择中药材专家田孟良教授作为导师,通过田教授的精心指导,年收入增加20余万元。
线上学:化解工学矛盾、跨越时空障碍,提供灵活便捷学习。充分发挥学校继续教育资源优势,打造在线培训平台,开展课件点播和线上直播。目前已开发《互联网+农业》、《农产品安全检测》等在线培训精品课件30余门,点击率23万余次。如水果专家吕秀兰教授一次针对屏山县“茵红李生长季管理技术”开讲网络直播课,全县1700余人通过电脑、手机参加远程培训。
创业游:打造游学移动课堂,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典型示范引领。采取班主任指导、老师参与、班委策划、站长(学员)负责、多点串联的形式,按照市州分产业设站布点开展各类主题游学活动。从2015年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开始,已累计在四川12个市(州)开展30余次主题游学活动,出现了 “抱团发展”、“强强联姻”的良好格局。
基地孵:培训设计“实践学习+创业孵化”模块,遴选省内外具有展示度、示范性的农业科创园、农业龙头企业50余个,安排学员进入基地从创业理念、设计、路径、实践、风险防控等方面共享服务,学习理念、拓宽视野、实训实战、积累经验、增强信心,实现成功创业。
三、搭建“跨界融合”培育平台
从“现场观摩学习”到“跨界融合培育”提档。利用我校自主研发的“川农牛e购”O2O平台做为培育孵化器,借助“互联网+农业”,实现“现代农业电子商务”、 “农产品品牌创建与营销”等相关知识学习运用、实操实训的全过程孵化及产业发展合作。此模式成功促成四川、青海、宁夏等多地的农业经营组织构建起“政府+企业+学校+基地”的跨界合作,实现了人才、资源、项目、基地、技术的无缝对接,让培训影响无限延伸到生产经营一线,成为学员口碑中的“接地气”、“干货实”、“合作广”、“效果好”的助农培训。
四、开启“345”管理“密码”
1.用好“三支队伍”
激活培训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学员”的三要素。班主任是管理、服务学员、实施培训的组织者,联系教与学的重要纽带;授课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任务,师德、专业水平、人格魅力、教学方法等因素决定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是教育培训的核心要素; 培训学员是培训工作的中心,以“学员”为本,管理好、服务好、调动好是培训成败的关键。
2.创建“四个机制”
一是规范管理机制。制定《非学历培训管理办法》,从制度上确保培训的规范开展;二是团队建设与运行机制。成立培训管理办公室,明确岗位要求,实行项目制,以目标为导向,确保有效运行;三是监督与约束机制。定期召开培训工作例会,对培训总结工作、对位检查,强弱项,补短板,相互监督与约束,推动工作;四是自查与考评机制。学员的满意度测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找出不足,及时调整方案。采取季度、年终考评等方式,对授课教师、培训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考评,优胜劣汰,实现管理和教师队伍的最优化。
3.抓好“五个环节”
一抓供需对接环节。搞好需求调研,科学制定培训方案。二抓课程研制环节。认真设计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的前沿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抓学习支持服务环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提供线上线下的优质学习服务。四抓管理服务环节。注重细节,减少盲区,做到管理、服务全覆盖。五抓评价考核环节。精心设计评价体系,科学考评,促进教与学质量的同步提升。
五、铸造“跟踪服务”培育链
“课外跟踪,持续服务”。采取“问诊把脉、照单抓药”的方式,针对性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微信群、QQ群,做到有求必应。重点利用由四川农业大学牵头打造的“四川农业科技110平台”,汇集专家、教师、能人等师资团队,采取“学员点餐、专家下厨”的方式,为学员提供长效互动学习,咨询交流、信息沟通、答疑解惑的平台,实现个性化,一对一、一对多可持续在线辅导,获得增值服务。
据统计,从2010年-2019年对雷波县、布拖县等多个贫困地区的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开展跟踪服务35000余人次,从根本上打通农业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
六、构建“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模式,培育新时代“三农”人才队伍
“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农业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的网络教育优势,采取对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人才、高素质农民等人员进行大专、本科层次学历提升,同时在学历提升过程中,有计划的学历提升学员进行乡村振兴理论知识、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非学历培训,从而着力培养和储备一批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三农”人才,以此推动乡村振兴,强化基层治理。
如在2021年9月,学校与泸州市江阳区组织部联合开展“村(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和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对江阳区80名基层干部进行学历提升及素能培训。
据统计,2012年以来,累计培育了10000余名农业职业经理人,2000余名现代青年农场主;80000余名各类贫困地区三农人才,500余名科技特派员、10000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创新创业者近8000人次,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5000余次。有2000余名青年农场主接受了学历拓展学习,有300余名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进入网络教育或成人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学习,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为乡村振兴输入了一批知农爱农的卓越农民创新人才,培育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
开展送教下乡、田间学校、科技成果推广为复合型乡村振兴人才提供了增值服务。仅2017-2019年间,我校有2位专家作为科技特派员受到全国通报表扬(四川省仅4人)、《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各级媒体先后报道60余次、推广新技术27项、孵化品牌12个,加盟品牌13个,自创品牌18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33个、辐射面积约12万余亩、核心示范区人均增收1200余元、孵化企业预计实现总产值突破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