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 高等继续教育 > 2021老年教育案例 > 广州开放大学社区与老年教育处(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南沙学院:《新时代老年大学活化区域非遗文化“咸水歌”的实践探索》 >正文

广州开放大学社区与老年教育处(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南沙学院:《新时代老年大学活化区域非遗文化“咸水歌”的实践探索》

新时代老年大学活化区域非遗文化“咸水歌”的实践探索

孙朝霞 李宝华 钟德标 陈泽丰 张健仔 陈文娟 滕一

摘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 2020年)》,尤其十九大召开以来,能够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镇(街)、村(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在老年大学提供教育服务与老年学员选择学习及活动的互动中发现:本土化的学习内容、生动的学习方式、灵活的教学组织最受基层老年学员喜爱并能够持久地参与学习。本案例呈现了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南沙学院建设广东非遗水乡文化“咸水歌”特色项目的实践过程。区域传统文化与老年教育在教育理念、学习内容、教学方式、活动组织、传播途径、资源优化等方面的融合过程中,发挥了老年大学活化非遗文化的作用,更彰显出了老年学员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老年大学;老年教育;活化;非遗文化;咸水歌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多项关于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并确定“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举办国家老年大学”。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年轻老年人(60-69岁)已经占到老年人口一半以上(55.83%),据推测2025年我国将迈进中度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让广大老年人健康、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办好老年教育是响应新时代国家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而有效的举措之一,广州老年开放大学联合各区老年学院,融合区域特色精准对接广大基层老年人学习需要,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索。

一 实施背景

(一)政策支持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 2020年)》提到:“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开展老年教育。鼓励结合当地历史、人文资源和民俗民风等特点,推动老年教育特色发展”,这成为老年教育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探索建立老年教育通用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相关读本,设计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项目”。《广州市推进老年教育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示范性老年教育学习体验基地。”广州老年开放大学2019年7月启动南沙区老年教育特色项目调研,于2019年底向全市发布“老年教育特色品牌培育”项目申报工作(穗电大[2019]104号)。南沙学院确立以疍家水乡文化咸水歌传承为特色项目进行研究与建设。

(二)理念确立

1.终身学习。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后段的教育活动,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终身学习贯穿每位社会成员一生的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需要,不断持续学习的过程。终身学习不受场所限制,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和发挥其潜能。人们随着知识技能的更新,必须不断全面学习。它是人们自信地运用知识、驾驭知识和创造知识适应社会变化与挑战的一种生存方式,关乎人的社会存在和生存质量。

2.积极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理念经历了“生产老龄化、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三个发展阶段。首次提出是在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具体含义是指:“在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2002年“积极老龄化”作为一种新的概念、理论成为全球老龄化的政策性框架。我国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中明确提出积极老龄化理念,并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11月24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对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作出明确部署。

(三)南沙区的概况

南沙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2012年9月获批为国家级新区,是广东自由贸易实验区,广州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核心区。总面积803平方千米,下辖6个镇、3个街道、128个行政村、33个社区居委会、5个农(林)场。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79.6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6.33万人;60岁以上户籍人口7.48万人,占比9.4%。2021年底南沙区已建成1所区级老年大学、9个镇(街)老年学校、161个村(居)老年教学点,实现了区域老年教育三级办学100%覆盖。

南沙地处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水乡文化生生不息,“疍家咸水歌”深受居民喜爱。“疍家”是水上居民的旧称,黄佐的嘉靖《广东颁志》中记载,“疍户者,以舟楫为宅,捕鱼为业,或编蓬濒水而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一带。咸水歌,又称蛋歌、蜒歌、白话渔歌等,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河网交错地带以及沿海地区。咸水歌是疍家人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语言和情感交流的载体。咸水歌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有反映劳动生活的欢乐,有对人间不平的呐喊,有反映解放后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这都反映着百姓真挚淳朴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咸水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2018年咸水歌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立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咸水歌传承基地。

二、主要目标

老年人的思想受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地域以及个人阅历的影响比较大。南沙区地域宽广,人群分散,60岁以上老年人70%是疍家人,以农村老人为主。发展符合当地老年人生活习俗和喜爱的教育活动,结合老年大学的办学规律,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是南沙学院选择传承区域非遗文化“咸水歌”项目建设的初心。在建设过程中,以共同的价值目标追求、新时代的工作要求、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和与时俱进的内容创新活化非遗文化,并以教育赋能文化传承是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南沙学院的建设目标。

三、工作过程

南沙学院在积极完善区域镇(街)、村(居)办学布点过程中,发现不少村(居)老年人经常传唱“咸水歌”,唱起歌来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容和闪亮的眼萌。地域文化深植于老年人的内心并随时随地散发出来的生机活力感染着老年大学的工作人员。在申报首批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区域老年教育特色项目时,南沙学院确定了传承区域非遗文化“咸水歌”项目,该项目建设过程经历了六个环环相扣的环节:甄别项目→深挖资源→科研引领→理顺机制→教育赋能→总结提升。

(一)甄别项目。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老年人的真实需要出发,规划设计可持续的老年教育项目是老年办学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咸水歌是南沙区众多老年人口口传唱的活动,在学唱过程中老年群体表现出快乐、健康和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老年教育的终极追求也是能激发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快乐、健康地绽放生命的精彩。咸水歌生活化的内容和学唱形式与老年教育的价值追求一致,这样的学习项目更具有活力。

(二)深挖资源。寻找传承人和民间社团。几百年来,咸水歌在南沙区东涌地区广为流传。东涌镇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咸水歌传承基地,咸水歌会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咸水歌传承人张健仔居住在东涌,他牵头组织了咸水歌歌会,有骨干成员30人,定期举办咸水歌歌会,榕树下、河涌里、河岸边、中小学、重要节庆日会场都有他们的身影。2020年以来,共组织57场活动,开展71 堂咸水歌传承课,线上线下参与近1万人次。

(三)科研引领。2020年,广州南沙区老年学院向广州老年大学申报老年教育特色品牌项目《疍家水乡文化老年教育体验学习基地建设研究》,并被正式立项,依托科研项目针对本土水乡文化——“咸水歌”的传承与活化进行专项建设。

(四)理顺机制。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南沙学院在东涌镇党群活动中心挂牌了“东涌老年学校”,将咸水歌歌会吸纳为南沙区老年教育协会会员单位,指导其成立咸水歌老年自组织学习团队,协助其创建东涌镇咸水歌会培训中心。水乡文化老年教育学习体验基地落在东涌后,镇党群活动中心给咸水歌社团提供固定教学活动场地。当地政府支持,老年大学引领,共享区域资源,保持咸水歌社团专业化自主运行的机制,扩大了传播功能,深化了服务内涵,激发了团队活力,提升了教学品质。

(五)教育赋能。按照老年教育办学规律,以教育赋能民间自发社会活动组织。课程设计上:开发规范的系列老年教育课程。将咸水歌文化起源课程、唱音理论课程、基础课程、高阶课程、实践课程和展示课程等进行系列化设计,并以讲义、微课、公开发行教材和活动册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方式上:主要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将传承课堂搬到“水乡风情街”“沙田绿道”和“河涌水道”,学唱体验更鲜活;师资培养上:咸水歌教师队伍参与全市师资培训班,学习老年心理学、教育学和老年管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创作与新时代发展主题相呼应,弘扬社会正能量内容的歌曲;学习人群上:全年龄参与。传承送教入中小学、入社区,并带领学生与年轻人传唱新时代主题的自创咸水歌曲目;传播方式上:线上与线下传播途径相结合,拓宽和延伸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一方面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将咸水歌搬上微信、抖音、腾讯视频、老年学堂等线上途径,另一方面以各类线下活动为支撑,各咸水歌社团积极参与政府及社会各类线下节庆活动。

(六)总结提升。通过近两年的建设,特色项目内涵及品牌建设得以提升,形成了一系列学习教育资源。例如,南沙学院和咸水歌老年自主学习团队共同开发了《咸水歌欣赏》、《咸水歌学唱》等课程。创作出《垃圾分类好处多》、《反邪教》、《要让毒品无处遁形》和《南沙水乡美》等时代主题咸水歌。创作咸水歌情景音乐剧《爷孙游南沙》等作品。除此之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咸水歌,培养疍家咸水歌传承人。团队先后在南沙区东涌镇万洲小学、大稳小学、第一小学和东涌中学等举办培训班,将第一小学列为青少年咸水歌传承基地。

四、主要成果

两年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个机制”,得到了“两个转变”,实现了“三项创新”。

(一)“一个机制”

形成了多方融合,协同推进”传承区域文化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南沙学院发挥资源整合力,把东涌镇党群活动中心、教育指导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群众协会和文旅企业等各方资源汇聚在一起,开发建设了一个环境优美、场地设备齐全、管理机制完善的水乡文化老年体验学习基地。并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形成了老年大学与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群众协会之间的协同管理与运行机制。

(二)“两个转变”

一个转变是区域文化的传承由“民间社会团体”转变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推动的“专业社团组织”。这种身份和功能的转变对活化区域传统文化,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非常有益。传承人也从“自己的兴趣使然转变为肩负社会责任有目的传承”,让民间大众获得了文化自信。

另一个转变是村居老人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化、育人和课堂讲授的教育理念得不到农村老年人的认可,与老年人生活阅历产生共情,能直接带给村(居)老年人快乐、健康,解决实际需要,学习生活化、场景化和体验式的教育深受基层老年人喜爱。例如,老年大学送教到村(居),教师必须用粤语上课。

(三)“三项创新”

通过老年教育活化非遗文化的实践探索,实现了三项创新。一是活化教学内容: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与时俱进创作了多个主题的新时代咸水歌曲目。二是应用鲜活的教学场景。在榕树下、祠堂前、河涌上开展老年教育活动;三是灵活应用传播途径。通过抖音、短视频、和线下跨区域歌会等途径,社团团员随咸水歌传承人一起给爱好咸水歌的学员上课,增进扩大学员间交流。老年大学与老年社团相融合,由“自娱自乐”的民间社团向“大家齐传唱”专业教学转变,扩大了并增强了传承项目的活力。

五、经验与启示

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要求老年教育优质资源下沉到广大村(居),在广州老年大学南沙学院服务镇(街)、村(居)尤其农村老年人的实践中,得到了以下三点经验与启示。

(一)地域文化是镇(街)、村(居)老人长久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土壤,在老年教育中必须受到重视且鼓励区域老年教育特色化发展,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并鼓励在社区活化传承。

(二)区县级老年大学在挖掘区域传统文化、活化建设方面起到资源整合、引领发展的关键作用,在区域老年大学系统发展建设中对该级老年教育机构予以功能定位。

(三)文化传承人需要有开放、共建、共享、创新的理念,在民间寻找到优秀的传承人,政府相关部门和老年大学等各类机构,尽可能从政策、经费等方面畅通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示范,激励更多民间组织发挥社会影响力,激发更多组织、机构和人员参与到活化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来。

1、凡标注 金宝搏188入口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金宝搏188入口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 https://cdce.eol.cn/old-2021/353639.html
3、如果你希望被金宝搏188入口 报道,请发邮件到 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