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总结宣传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类终身学习机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开放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机构、老年教育机构、各类企业内教育机构在开展终身教育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和实践探索,由金宝搏188入口 发起的“2023年度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得到各相关单位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综合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28篇稿件入围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即日起,金宝搏188入口 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跨区域合作的社区教育实践探索
单位: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
作者:柏恒 陈莹
一、实践背景
跨区域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社区)之间建立的协同互助。合作、协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是人们解决复杂问题与不断创新的系统思维与行动。合作是不同的主体为了完成某个共同任务,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共同体或联合。只要能使双方受益,只要是有序竞争,就是合作。跨区域合作可以跳出长期以来始终在行政区划的框架内人为阻隔、画地为牢的发展。跨区域合作使各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有利于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区教育跨区域合作可以将不同地区的社区教育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将教育、学习、服务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建设步伐加快,随着我国服务全面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随着5G、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科技支撑。社区教育跨区域合作成为可能。
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在2020年9月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十三篇“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2021年10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第十一章“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中提出要“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共享教育文化体育资源”,“推动教育合作发展。”传统教育的构成基础是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而“互联网+社区教育”则是一个社区教育网、一部移动终端,学习内容任你挑、老师任你选,学生可以成千上万。“互联网+社区教育”会让社区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线下线上学习活动相互补充与拓展,真正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愿景。
二、实践基础与现实问题
青羊区社区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早的八大“社区教育实验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多年来,青羊社区教育全力创建了以区-街-居三级社区教育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社区学习中心”、以区属中小学校为基地的“学校学习中心”、以区域内的各种社会组织、驻区企事业单位及公共文化场馆为主体的“社会学习中心”,依托“三中心”打造了线下实体基础,创新开展了“社区少年宫”“新市民大学圆梦”“青少年之家”“阳光励志营”“心灵旅行团”等惠民行动,培育了“培风盖碗茶”“阳台生态菜园”“儿童跳蚤市场”“国家安全保密教育社区课堂”等全国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和实验项目,创办了“青羊学习月”“生态菜园”“熊猫课堂”“社区雏鹰”等特色品牌服务活动[]。这30余年的发展中,青羊社区教育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为实现社区教育多元合作奠定了实体基础,为社区教育跨域合作提供了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学习需求的日益增长,大数据、5G、VR、AR等新技术的发展给社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孕育了人们对网络学习的无限渴望。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社区教育原有的线下面对面课程和聚集性活动这两种主要开展方式受到了限制。从青羊的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反馈的信息和数字平台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居民的学习需求并未减少,反而不断增长。调查显示,约75.57%的居民对社区教育活动都较为喜爱,想要积极参与,其中有42.23%的居民想要学习更多的课程,其次有30.94%的居民认为在线课程较少,想要进一步进行在线学习。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我们必须考虑在线发展、教育转型:如何推动社区教育融入新发展格局?如何在严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走过30余年发展历程后,青羊社区教育必须面对这一新的挑战,如何依靠互联网、5G等新技术途径,通过合作的方式,打破线下学习方式的桎梏,为市民创设更便捷直观的学习体验环境、更自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从而实现为更广域的市民提供更加多样、便捷的教育服务的目标,这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第二个难题是,我国社区教育虽然在各个社区区域内探索了不同主体的合作,但是在全国来讲,很少有社区教育之间的跨区域、跨文化的合作。在同一区域内,活动和课程的开展形式和内容都相对类似,趋于同质化,而跨域合作则能带来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因此,我们试图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创新。
三、实践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时强调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同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为我们发展新时代的社区教育指明了方向,于是我们提出:从线下实体全覆盖,向“线上线下结合,实体虚拟互补的”青羊“云上学习”模式转变的发展目标,以新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跨区域合作为途径,以沉浸式学习为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广域、便民、智能、开放、灵活的社区教育“云上服务”。
为此我们提出了推进“三大实现路径”的青羊社区教育“云上学习”发展策略:
(1)以互联网、5G、VR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基础手段,打造更为广域的具有实用性、交互性、便捷性的市民智能化学习环境和技术性服务平台,营造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的广域终身学习氛围。
(2)依托智能化学习环境和数字化技术性平台,依靠多边合作、打造教育景观的方式,丰富社区教育课程内容;通过推动沉浸式学习在市民终身学习领域内的实践探索,完善终身学习的服务手段,从而多方位地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3)依托智能化学习环境和技术性平台,创建“双头互动、多元互补”的合作模式,搭建全方位合作的多区域合作体,实现跨区域、多层面的共享合作。
四、实践做法
1.建立合作组织,探索区域合作机制。作为青羊区“云上学习”体系建设最为重要的环节,创建跨域合作机制、推动跨域多元协作实践,是构建社区教育跨区域合作与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的核心。
2020年,青羊在中成协的指导下开展了“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的研究项目。我们通过签订《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省内外兄弟单位建立起“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为了建立起互补、互融、无障碍的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区域终身学习共同体的优势作用,作为组长单位,青羊区按照“特色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双头互动、多元互补”的合作思路。
一是依托成渝“中心城市”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社区教育“双头互动”的跨区域间中心城市的教育合作项目实践。尤其加强社区教育机构间的社区教育服务合作,与重庆南岸等地建立了定期或不定期的互动交流途径及长效服务机制,并依托微信小程序“社区教育平台”和“实时数据监测屏”,促进川渝两地间社区教育服务的沟通和交流。
二是深化不同发展特色的社区教育机构间的长效合作。通过“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结合的方式,探索跨区域“多元互补”的合作方式,构建在社区教育服务资源、人才交流、合作途径和信息共享等多方位的合作渠道。
在开展具有青羊特色的“云上学习”实践探索中,青羊先后与阿坝开放大学、攀枝花开放大学、重庆市南岸区社区教育学院、兰州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四川省江油市社区教育学院、四川省广元市苍溪社区学院、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湖南省益阳市南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四川省大英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十余家兄弟单位达成了“社区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初步建立起了“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
2.构建智能学习平台,营造网络合作学习环境。打造更加开放、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社区居民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和帮助,实现共同体间的跨域合作,构建智能学习环境是基础,也是前提性保障。
一是大力依托微信这最广泛的公共社交平台,创立并完善“学在青羊”小程序、“学习型青羊”公众号等多样的学习交流平台,使学习资源的获取变的更加快速、开放、便捷,激发居民的主动性,使其成为社区教育的忠实参与者。
二是加大以互联网+、5G等新技术投入,建立实时、完整的社区教育学习信息数收集和交互系统“实时数据监测屏”,逐步创设更加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实现对不同学习场景,不同学习人群的定向细分,为社区教育发展策略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3.创新区域合作学习方式。在打造青羊“云上学习”中,我们始终关注学习方式的守正创新,尝试通过学习景观打造来创造“沉浸式”学习的条件。“学习景观”将普通的公共空间改造成具有交互、参与和学习功能的空间,增强居民的参与感,促使他们在社区教育中发挥自身作用,同时,也为多维互动的“沉浸式学习”提供了条件,从而为市民提供更为高效的社区教育综合服务。
一是依托“靓点生活DIY——美丽家园•宜居青羊”项目,打造市民学习景观。在区域公益课程线下全覆盖的基础上,项目利用实时大数据分析,打造了阳台菜园、园景种植、插花、蜀绣等多种青羊社区教育特色学习场景,既是学员们一个可以充分展示、学以致用的平台,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也打造更靓丽的学习环境、更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使用,打造沉浸式的社区教育学习体验。我们加快“学在青羊”“社区教育”微信小程序等直播课程建设,结合实地场景体验,辅以读本、微课程等多种学习方法,逐步实现现场、微信、直播等多种即时交流方式,使学习者轻松获得便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多维度学习体验,实现社区教育有效学习。
4.丰富区域合作内容。近年来,在如何推动“共同体”跨域协作方面,青羊以“共建、共享、共培养、共展示”为理念,在共同体间开展多领域合作项目方式实践,尝试探索建立“共同体”之间社区教育机构对口帮扶、场地资源共享、社区课程合作开发、专兼职教师交流等合作途径,以促进区域社区教育资源深度共享,各地社区教育的横向交流、共同发展。
一是探索合作开展主题教育的活动的途径。目前,社区教育的开展主要依托于课程和活动两种形式,青羊聚焦终身学习主题教育,尝试在“共同体”中实现区域的大型活动线上线下互相联动,共同开展。
如在“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华诞暨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成果展演活动”中,青羊携手重庆市南岸区社区教育学院、攀枝花市开放大学、阿坝广播电视大学、蒲江县社区教育学院、苍溪县社区学院等共同举行,充分采用线上共直播、线下互展示的方式进行,为共同体提供了更加广域的抒发爱党爱国热情、展示终身学习成果的平台,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社区教育服务。
二是探索人才共建共享的方式。社区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关系着社区教育的服务质量,对此,我们提出了专兼职队伍“对口交流”共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尝试创新人才队伍的相互合作方式,探索专题互访、研修交流等共培养模式,对社区教育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交流,实现队伍的共同提升。
如在2021年,青羊与苍溪县社区学院就尝试性开办了“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2021年高级研修班”,苍溪县陵江镇各社区以及社区学院的专职工作者与青羊社区教育工作者参加培训。研修班通过专家讲座、现场体验教学,成功经验分享、实地参访等形式,着重就如何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党建工作引领等应用策略进行全方位地探讨交流。这是共同体友好协作单位,实现深度合作,进行跨域联动的初尝试。
三是探索不同服务对象的合作模式。社区教育服务的重点人群即是一老一少,针对中老年群体我们已有很多相关实践,现在我们尝试将成熟的社区教育模式移植到青少年服务中,探索推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跨域合作。
如青羊与渭南市临渭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签订了《青少年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青少年教育资源共享、品牌项目打造、活动组织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促进青少年教育发展。青羊分享了“社区雏鹰”、心理健康教育、“红领巾”系列活动、劳动教育等青少年社区教育品牌活动,渭南市临渭区同行分享了他们青少年教育方向的实践项目。通过这种跨区域的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更广域的青少年教育服务需求,这也是青羊“云上学习”内容的丰富和延展。
五、实践成效
近年来,青羊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不断丰富和推动青羊社区教育“云上学习”,积极探索跨区域的合作方式,青羊区通过参与渝社区建设共同体实践项目,先后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项目优秀学校”“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项目示范点”“成都市优秀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在全国范围进行推介,还成为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研究基地”,提升了社区教育服务能力。青羊培育的社区教育项目“培风盖碗茶”“阳台生态菜园”“儿童跳蚤市场”“市民自主学群功能拓展”等先后获得多个全国社区教育品牌称号,取得了一定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天府文化•世界听--青羊区‘熊猫课程’进社区”项目获评“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全国十佳);“国家安全保密教育社区课堂”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中小学生及社区居民人文素养提升”项目获评成都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在社区课程建设上:通过“云上学习”的跨域合作实践项目,青羊荣获首届全国老年教育教学成果展三等奖,在成都市“智慧助老”优学资源推介行动中,《二十四节气花卉水墨写生》《治愈水彩》等课程被评为“优质老年教育特色课程”,《乐享云龄•“云上”助老》被评为“优质老年教育案例”。在成都市“能者为师——寻找社区好老师”活动中,青羊区连续多年获优秀组织奖,多次进入十佳社区教育名师。
在项目的实践研究上:青羊多篇论文在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社区教育研究及论文评选活动”中获评二、三等奖。青羊的“云上学习”“跨域合作”实践探索系列文章,如《青羊云上学习初探》《探析跨区域合作方式的社区教育服务实践》《基于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市民社区学习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等,相继在《中国成人教育》《高等继续教育学报》《素质教育》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正式出版了青羊社区教育《薪火》论文集。
同时,青羊还多次在全国社区教育论坛上做专题发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学习型城市建设高峰对话”上作《构建青羊广域“云上学习”模式》的专题交流等。
六、实践评析
社区教育区域合作是不同区域的社区教育主体为了推动社区教育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促使各种社区教育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社区教育区域合作的主体是多元的,作为合作的主体,可以是不同区域间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或社会组织,甚至是跨区域的社会群体,各主体虽然在实力和地位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在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但在区域合作中,双方的地位是对等的。
通过跨区域间多元主体在社区教育资源、技术、人才、投入和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区域的优势,促使有效的社区教育资源在区域间交换和流动,最终达到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目的。同时,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能使社区教育资源上实现互补,服务产品实现互通,设施设备实现畅通和共享,加深彼此间的联系和交流,从而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和空间一体化的实现。
但是,青羊区采用的“区域共同体”协作发展的跨域合作方式,是对跨区域的教育协同和资源融合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是,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开展跨区域的合作实践中,这种推动方式无疑是一种战略性的探索和对策性的实践,如何充分实现共同体的成员间的优势、特色和资源互补?如何最大限度实现在机制上的顺畅、高效?这是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仍需深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1] 陈莹,钱薇,焦凌.在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市民社区学习中心建设实践探索[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32(04):67-72.
专家点评
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注重同业合作交流,探索了跨区域合作机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该中心为了建立起互补、互融、无障碍的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区域终身学习共同体的优势作用,按照“特色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双头互动、多元互补”的合作思路,建设了“云上学习”体系,形成了水平较高的区级同类学习平台。采用的“区域共同体”协作发展的跨域合作方式,是对跨区域的教育协同和资源融合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示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