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是“全国第三批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最强“党支部”,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发挥党建、开放教育和项目办学的优势,推行“党建+”项目工作方法,为通辽市乡村干部队伍发展、文化建设,提供不离岗、不离乡、实用适用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全力支持帮扶通辽市乡村人才发展,申请各类项目资金995.40万元,培养培训3746人,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通辽市现有行政村2301个(村嘎查)和235个社区,通过调研,村干部和社区干部的学历偏低、工作意识不强、带头人作用发挥不明显,以及领导力和执行力素质低等问题。基于此情况,要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人才队伍,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通辽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发挥开放教育和项目办学优势,以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为依托,结合通辽市农村牧区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全市乡村人才培养,与国家开放大学、内蒙古开放大学和通辽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实施“一嘎查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学历培养计划,为乡村干部队伍发展、文化建设,提供不离岗、不离乡、实用适用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通过短期培训、长期进修、学历提升等形式,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全力支持帮扶全市各旗县基层乡村各类人才发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和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2022年9月28日,电大分校全体党员和教师来到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镇东升村,开展“喜迎二十大,看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通辽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全国第三批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最强“党支部”为引领,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中,推行“党建+”项目工作方法,即推行“党建+开放教育”,助力农牧村干部学历提升、“党建+终身学习”,助力社区干部素质提升、“党建+开大书屋”,助力全民终身学习阅读、“党建+技能培训”,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等项目,形成党建赋能,项目引领和示范带动,助推全市乡村人才发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2022年7月1日,通辽广播电视大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赴通辽市奈曼旗庙屯村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喜迎二十大,记住乡愁行”主题党日活动。
(一)推行“党建+开放教育”项目工作方法,实施基层干部学历能力提升,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近年来,我院为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发挥“互联网+开放教育”的优势,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增设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畜牧兽医、林业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等3个急需开放教育专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自2018年秋季开始,与国家开放大学、内蒙古开放大学、通辽市委组织部合作,开展“通辽市千名苏木乡镇嘎查村干部能力提升计划”、“通辽市‘一嘎查村(社区)班子一名大学生’学历教育培养计划”、“通辽市国家统编教材‘三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和“通辽市妇联基层苏木乡镇嘎查村妇联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已经培养2271人,补助学费587余万元。
通辽广播电视大学举行2022年秋季开放教育学生暨“一嘎查村(社区)班子一名大学生”开学典礼。
通辽职业学院电大分校与通辽市妇女联合会开展联合培养干部合作,并签定招生合作协议。
(二)推行“党建+终身学习”项目工作方法,实施基层干部能力培训,助力干部素质能力提升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先后承办了两期开发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素质能力提升班214名村“两委”干部,提高村“两委”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提升服务群众、基层治理和致富带富能力水平,提高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承办了一期开发区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素质提升培训班156名社区 “两委”干部,提升广大社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和履职水平,为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承办通辽市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副主任)示范培训培训班235名社区干部,加深了学员们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加强通辽市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提升了社区教育工作者水平。到目前,我校为全市村“两委”班子、社区“两委”班子、街道干部开展干部素质能力培训605人次。
2021年7月5日—8日由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主办、通辽市委组织部指导、通辽广播电视大学承办,在科尔沁区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社区教育工作者示范培训班,全市235位社区副书记(副主任)参加了本次培训。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基层干部工作能力,2021年5月13日电大分校承办开发区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素质提升培训班,156名社区 “两委”干部参加培训。
通辽职业学院电大分校承办开发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素质能力提升班。
(三)推行“党建+开大书屋”项目工作方法,实施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助力基层文化建设
从2016年开始建设“开大书屋”,在通辽市8个旗县区共建成“开大书屋”27家,投入资金270万元,图书近93000册,为每所书屋配10万码洋的图书,大概3000册至3500册之间。“开大书屋”建设是“为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一项惠民工程,是通辽市城乡社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目的在提高全民的阅读兴趣,推动全民阅读良性发展,推进城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激活乡村教育。
通辽广播电视大学“电大书屋”揭牌仪式暨图书捐赠活动
为加快通辽广播电视大学的建设,进一步了解各旗县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推动电大工作提质进位,2022年5月16日--6月16日,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崔文带领下,校长姚国臣与招生科、旗县班主任等相关同志,分别到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开鲁县4个旗县开展调研工作。
(四)推行“党建+技能培训”项目工作方法,实施精准对口帮扶培训,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积极协调通辽市发改委和京蒙帮扶政策,对四个旗县京蒙对口帮扶570人,投入资金88.40万元;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扶贫库伦旗三个乡镇300人,资金50.00万元。共完成870人的培训,投入资金138.40万元。通过精准施策扶贫和采取“订单式”培训,上门采取集中手把手传授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采取送课上门和入户实操指导的方式,特别是针对农村贫困人口“老弱病残”,集中到乡镇开展扶贫培训,解决了培训外地的困难,方便提升了需要技术人员。取得了的明显成效,确保学员学以致用,通过技能培训,学到技能,致富增收。
2022年9月28日,电大分校全体党员和教师来到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镇东升村,开展“喜迎二十大,看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李璇老师、律师还结合村里实际情况,给村“两委”班子成员上了一堂生动的行政复议课。
三、取得成效
(一)服务乡村能力得到提升。我院通过实施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基本覆盖了全市村、社区,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实用性人才,在村(社区)发挥着主力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
(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我院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村干部对学历教育学习存在的困难,改变办学模式,变成线上的“弹性学制”的教育模式,解决了村干部们学习困难的问题;教师深入“希望的田野”,拓展对乡村的认识,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梗阻”。
(三)培训方式方法得到改变。我院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各类培训办到乡间地头,需要什么,培训什么,满足农民们的需要,不出村就学到需要的技术。
我院通过推行“党建+”项目工作方法,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2021年金宝搏188入口 继续教育中心征集“2021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通辽广播电视大学:为通辽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入选并获得突出贡献奖,《挑起职教责任,谱写通辽乡村振兴新篇章---通辽职业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案例》入选并获得优秀案例奖;2022年“实施互联网+开放教育--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入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助力乡村振兴品牌项目”;2022年金宝搏188入口 举办的“2022高校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我校的《推行“党建+”工作方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成功入选。
四、启示意义
(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要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制度改革,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将每年大学生毕业纳入村干部行列,提升村干部队伍结构,更好地为乡村发展服务。
(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要全方位培养各类所需人才。要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培养乡村需要的种养殖、经管服各类人才,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学院要承担起责任。继续教育学院要紧跟区域社会发展需求,探索一些职业培训新机制、新方法,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建设乡村人才队伍方面发挥优势、承担责任,服务于三农工作。
今后,通辽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将坚持“立足中心市区、服务全域通辽”的办学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立足岗位需求和行业标准,关注国家战略发展趋势、行业产业动向,持续深入乡村,在人才培育、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通辽经济社会发展。
(项目建设团队:姚国臣,王红亮,丁莹莹,赵 越,刘 欣,刘 畅,王娜日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