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升职“雷区”,看看你踩了几个?
http://zige.eol.cn 来源:高顿财经 作者: 2015-07-30 大 中 小
很多财务人在职场生涯中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别人的发展总是比自己好。尤其是在财务行里扎了几年的老手,这种感觉会特别明显:为什么比我后入行的人,发展得更好?为什么能力明明不如自己,有的人却已经当上了经理或是总监?
虽然说资历和经验在财务这行里很重要,但职场技巧也能起到扭转乾坤的决定性作用。出现一开始就提到的那些疑惑,有可能是别人比你掌握了更多的职场技巧,所以升迁更快;更多的可能则是你自己踩中了升职的“雷区”。
财务人升职的“雷区”有哪些?在高顿财经职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Tony看来,无外乎懒、躁、窄、平这几种。
“懒”
懒最好理解。众所周知,财务是个熬资历的职位,但熬资历并不意味着每天清清闲闲地混过几年,你的职位就会自然升上去。
Tony介绍,很多人理解的财务工作是这样的,刚开始几年工资不高,所以事也应该不多收获少、能力也得不到发展。事实上,财务工作整体上是非常忙的,从一入行开始就是这样。也许有的时候会比较闲,但是到月初、月末、发薪日这样的特殊时期,忙的程度其他岗位的人想象不到。
虽然刚开始的几年财务岗位收入的确比较少,但却是收获和发展最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新人不仅要负责日常的工作,还要学习、积攒经验等等,而且工作内容又比较繁琐、事无巨细。所以财务人就必须要勤快,这既是工作要求,也可以看作是对自己的考验。试想一下,财务工作笔笔都是跟真金白银相关的,如果懒到查证、复核这样基础的工作都不去做,后果会是怎样?
很多新入行的人一边对工作不尽心,一边抱怨没发展,就是懒在作怪。
“躁”
躁指的就是浮躁。一方面,财务对人的细心程度要求特别高,越是沉稳、细心的人,越适合干财务。所以可以看到财务岗上大多数都是女性。另一方面,Tony老师介绍,财务工作的职业属性和职业发展路径决定这是需要扎下来慢慢成就的职业。其他很多工作,比如互联网产品经理,凭借天赋短短几年就可以成为总监吗,甚至能到副总裁的级别。而财务不一样,很多人几年、十几年才能到经理级别,大部分财务总监级别的人都是四、五十岁朝上的。
在统一工作岗位上干久了就容易躁,这是正常现象。比如新入行的新人,眼高手低就是躁的表现之一,手头的事情还没干好,就想象着能干成惊天动地的大事,而且总感觉目前的工作埋没了自己的才华。
其实,哪有那么多的才华和天赋?连账都算不清楚的人,怎么可能放心把重要的资金交由你负责?
“窄”
Tony介绍,窄就是能力技能面窄、适应面窄。
财务人不可能在同一企业的同一岗位干一辈子,升迁肯定会存在,跳槽有时候也在所难免。技能面窄就极大限制了财务人自身的发展。比如换个行业,你缺乏对相应行业的了解,很有可能工作起来就比较困难;再比如升职到主管、经理级别开始,就对管理团队的技能有了要求,到总监和CFO级别,对战略眼光也有了要求。如果没有这些能力与技能,单凭算账算得好是升不了职的。
对财会人而言,或许不同性质的单位对财会人的要求不同,不同的行业对财会人的要求也不同。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例,勤奋、细心、认真的财会人往往是优先人选;而在企业中,财务负责人可能更加倾向于发现和培养具有优秀潜质的财务人员,以打造一个学习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工作团队。一些企业要求财务人员熟悉税法、懂得税务统筹,一些企业则要求财务对内审更擅长……如果适应面窄,通过跳槽实现职业发展和升职加薪,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时刻保持危机感,是解决窄前必须要做到的。
“平”
平就是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特别中庸,这样的财务人也许不少企业都喜欢。但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庸、平庸的会计最终难以发展起来。
Tony介绍,现在职业发展好的财务人,在能力面、适应性上不输于其他人之外,都会有一两样特别突出的地方。比如有的财务人沟通协调能力很强,在很多工作中都能吃得开,这就是协作型财务;比如有的财务人经验特别丰富,处理过很多重要的项目,这就是经验型财务;有的人带团队很强,这就是leader财务;还有不少专家型财务,他们学习能力很强,专业上遥遥领先,考到的专业证书很多,比如从CPA、ACCA,到比较细分的CFA、管理会计CMA和风险管理FRM,这些证书都是专业性的证明,证书越多证明能胜任的专业性工作越多。
很多的财务人总把自己职业发展中的问题归结于环境等客观因素。其实更多的情况是自身踩了这些升职“雷区”。在立志于做得比别人好多少之前,先保证自己不犯这些错更重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