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金宝搏188入口
清华大学首期“蓝天博论”成功举办
2020-10-08 10:02:00
清华大学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以清华大学博士生论坛体系为基础,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推出“蓝天博论”系列学术交流活动。9月28日下午,以“针对新冠病毒的结构解析与技术开发应用”为主题的首期“蓝天博论”暨清华大学第609期博士生论坛在生命科学馆室外广场举办。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赛、王建斌为论坛作特邀报告,来自生命学院的4名同学分别作了学术报告,350余名校内外师生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参与活动。生命学院党委副书记谢莉萍、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叶慧燕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首期“蓝天博论”聚焦新冠病毒的病理和治疗,李赛和王建斌先后作学术报告。本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李赛课题组与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兰娟院士课题组合作,历经5个多月的工作,在全球范围内首先解析了新冠病毒分子组装的完整结构。李赛讲述了课题组解析新冠病毒分子结构的艰难历程,并指出成功解析病毒结构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将进一步指导全球范围内的防疫科普工作。王建斌基于测序技术,从科学研究与治疗预防两个维度对实验室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进行介绍。他指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序列信息实现流行病学追踪、研究病毒进化及感染宿主的分子机制,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李赛作专题学术报告

王建斌作专题学术报告

  论坛中,报告人结合各自专业方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研讨如何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贡献清华智慧。生命学院2018级博士生宋雨桐和2017级博士生徐家璐介绍了新冠病毒的结构全貌。宋雨桐讲解了新冠病毒的刺突三聚体、膜蛋白、包膜蛋白等结构特征。徐家璐向听众展示了新冠病毒内部的断层扫描切片与高分辨率核糖核蛋白(RNP)结构,并进一步阐释了上述结构如何影响病毒组装过程。生命学院2017级博士生李籍舟介绍了SARS-Cov2临床样本全基因组测序工作,该方法不仅突破了大规模临床病毒样本深度测序的难点,还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在流行病学追踪、分析病毒变异规律等多个场景上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命学院2016级博士生李则尧进一步介绍了通过hmmNAGC技术鉴定人群中与癌症相关的非等位基因转化的系列工作。

  报告间隙,论坛还举行了海报展览活动。本次论坛充分考虑疫情防控要求,在生命科学馆室外广场、大厅等多处设立了海报展览,先后有40余位同学将个人研究成果制作成海报进行张贴陈列。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浏览学术海报,并就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与会师生纷纷为本次“蓝天博论”点赞。生命学院2020级博士生李彦美表示:“本次蓝天博论让我收获颇丰,能够在现场看到李赛老师课题组解析出的新冠病毒结构模型,感觉非常震撼,相信病毒结构的成功解析会推动国际疫情防控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生命学院2019级博士生郑爽表示:“了解到王建斌老师课题组开发的新冠病毒测序技术已经应用到北京疫情防控工作中,相信这种新的测序技术在流行病学追踪方面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赛和同学们交流

报告间隙参观海报展览

  谢莉萍对本次“蓝天博论”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本次论坛结合全国范围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校研究生会与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分会在举办博士生论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蓝天博论”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跨学科、开放式的学术交流空间,也进一步展示了清华师生在本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希望同学们以本次论坛的报告嘉宾为榜样,努力科研,积极探索,为国家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营造校园良好学术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02年首届博士生学术论坛以来,至今累计举办610余期,开展学术报告18000 余场,累计参与师生近6万人。2003年“非典”防治期间,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们自发举办“蓝天阳光”系列学术论坛。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今天,“蓝天博论”希望在疫情防控要求下,进一步恢复实体化的跨学科、开放式学术交流,助力校园学术软环境建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金宝搏188入口 2020-10-29 16:27
金宝搏188入口 2020-10-29 15:1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