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家乡皖北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现状、存在问题等问题,进入8月份以来,6名来自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通过“云组队”组成实践小组,行走在自己的家乡阜阳市太和县双庙镇,利用“互联网+社会实践”开展“三下乡”活动。
线上视频讨论,了解扶贫政策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0年8月,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部分大学生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为主题,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以“互联网+社会实践”助力调研,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帮助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等活动,积极培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新时代新青年。通过“云组队”组成活动实践小组以及项目群,根据老师指导,在项目群内明确项目概况,任务清单并进行组员任务分配等具体内容,讨论并形成详尽调研方案。
线下实地走访,倾听群众心声
阜阳市是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皖北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沿淮行洪行蓄洪区,三区叠加的安徽省攻坚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大学生,他们更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贫乏的物质条件、较低的收入水平等等都成为了影响其生活的障碍。对于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调研小组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背景,在前期详细了解双庙镇杨庄村的基本情况以后,通过项目群创建项目任务清单,进行组员分配任务,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调研表格、问卷等,为现场实践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实践中,调研组与当地镇村相关人员进行了对接,随机抽取100名贫困家庭入户进行调研,重点调研与健康、产业、教育脱贫和乡村振兴相关联的30个问题并形成100份调查问卷。通过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生活现状、就业情况、住房情况、教育情况、医疗情况、满意度与需求分析等系列问题,现场填写调查问卷、录制采访视频、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当地政府负责人进行座谈。
实践队内六人分为三个小组,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双庙镇八个自然村进行了贫困户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经过走访可以了解到,杨庄村内有很多户这一年内刚刚脱贫的人家,他们很多都是老人或者身患长期慢性病和遭遇过重病的人,教育、医疗、就业和智力等方面的短板导致了他们以往的贫困。而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后,这些情况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总结对比分析,致力后续发展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比对,阜阳市太和县双庙镇的生产生活以及居住条件环境都有所改善,“两不愁,三保障”已经基本实现,脱贫攻坚激发的向上动力,人们对美好的愿景也不断地提升。与脱贫攻坚相比,乡村振兴工作目标人群的数量更大、差异也更大。调研组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将利用所学知识和能力,更多地了解国家贫困家庭的实际需求,为家乡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当前,调研组在征求相关意见和建议后,结合实际将形成相关调研报告,反馈给当地政府并上报学校。
(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